《安康杯》知识竞赛考试练习题及答案.docx
《安康杯》知识竞赛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选择题
1.我国安全生产方针是()。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B.质量第一、安全第二
C.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
答案:A。我国《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B选项“质量第一、安全第二”表述错误,安全是首要考虑因素;C选项“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不是标准的安全生产方针表述。
2.下列哪种灭火器适用于扑灭电器火灾()。
A.二氧化碳灭火器
B.泡沫灭火器
C.清水灭火器
答案:A。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不会因留下任何痕迹使物品损坏,因此可以用来扑灭电器设备火灾;泡沫灭火器喷出的泡沫含有水分,可能会导电,不适合用于扑灭电器火灾;清水灭火器主要用于扑救固体物质火灾,也不能用于电器火灾,因为水会导电。
3.在施工现场,高处作业是指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以上(含)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A.2m
B.3m
C.4m
答案:A。根据相关规定,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称为高处作业。
填空题
1.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
答案:劳动防护用品。从业人员有义务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以保障自身安全,这是减少事故伤害和职业危害的重要措施。
2.安全色中,红色表示()。
答案:禁止、停止。红色的醒目性使其在安全领域用于表示禁止、停止等危险信息,提醒人们注意危险,不得进行相关操作。
3.消防工作的方针是()。
答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强调在消防工作中要把预防火灾放在首位,同时做好灭火准备,一旦发生火灾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扑救。
判断题
1.职工在生产过程中因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发生伤亡事故,不属工伤事故。()
答案:错误。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即使职工因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发生伤亡事故,只要符合工伤认定的条件,仍属于工伤事故。
2.生产经营单位可以以货币形式或其他物品代替应提供的劳动防护用品。()
答案:错误。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不得以货币或者其他物品替代应当按规定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
3.发生火灾时,应尽快乘坐电梯逃生。()
答案:错误。发生火灾时,电梯可能会因断电而停止运行,将人困在电梯内,而且电梯井可能会成为烟囱效应的通道,导致浓烟进入电梯,危及人员生命安全,所以不能乘坐电梯逃生,应选择楼梯等安全通道。
解答题
1.简述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答案:
权利:
知情权,即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
建议权,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批评、检举、控告权,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
拒绝权,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紧急避险权,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获得赔偿权,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义务:
遵守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义务,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
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义务,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义务,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报告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的义务,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2.当发生火灾时,应如何正确逃生?
答案:
保持冷静,判断火灾位置和逃生方向。不要惊慌失措,盲目乱跑。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前行。因为火灾产生的浓烟中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且热空气和浓烟向上扩散,贴近地面的空气相对较好。
选择安全通道逃生,如楼梯等,切勿乘坐电梯。
如果逃生路线被大火封锁,可以退回室内,关闭门窗,用湿布等堵塞门缝,防止浓烟进入,并向外发出求救信号,如挥舞鲜艳衣物、敲击金属物品等。
若身上着火,不要奔跑,应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压灭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