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安全资料手册.docx
-
-
工程质量安全资料手册
基本要求
制定资料管理制度,明确相关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
资料应与工程建设过程同步形成,真实反映建筑工程的建设情况和实体质量。
资料的形成应符合下列规定:
工程项目实行总承包管理的,总包单位对资料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负责。工程项目由多个单位承包的,各承包单位对其承包范围内的资料负责。
资料的编号、填写、编制、审核、审批、签章应及时进行,内容完整、结论明确。
工程资料不得随意修改。当需修改时,应实行划改,并由划改人签署。
资料内容应根据工序的特征,被检验项目的特征、性能量测及检查试验等结果进行填写,日期、编号、施工部位一次性填写完成,签字应手签,严禁代签。
资料的文字、图表、印章应清晰。
质量安全管理资料应为原件。当为复印件时,提供单位应在复印件上加盖单位公章,注明原件存放单位,并应有经办人签字及日期。采用电子资料的应保证原始性、安全性和持续可读性。提供单位应对资料真实性负责。
资料分类
质量管理资料主要分为工程管理资料、技术文件资料、测量资料、建筑材料及构配件进场检验资料、施工试验检测资料、施工记录、质量验收记录。
施工现场安全资料应包括下列内容:建设单位安全资料(A类)、监理单位安全资料(B类)、施工单位安全资料(C类)。
资料编号
资料编号应按《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JGJ/T185及其他规定执行
资料的编号应及时填写,专用表格的编号应填写在表格右上角的编号栏中,非专用表格应在资料右上角的适当位置注明资料编号。
资料填写、编制、审核及审批
资料的填写、编制、审核及审批,应符合现行有关国家标准、地方标准的规定。当现行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均无相关要求时,当工程采用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无相应要求时,应编制相应的专项施工方案,组织专家论证,按经审批通过的方案执行。
资料内容应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执行合同,施工图纸,洽商或设计变更,标准,方案,交底要求,定量、定性记录,按不同工序、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及时间先后顺序依次形成。
建筑材料进场检验资料由资料员负责归集、整理、编制形成,材料员、质量员、试验员和各材料供应商配合协助。
施工试验检测资料主要由试验员负责,形成见证取样备案证书、试验台帐、送检委托单、见证记录等,及时取回检测报告,并整理、编目。
施工记录由施工员填写,资料员收集、整理、造册存档。施工过程中应留存影像资料,并保证其真实性、有效性,资料员收集归类存档。
质量验收记录由资料员根据现场验收的原始记录进行汇总编制,施工员、质量员、项目技术负责人进行审核。
项目经理对本单位的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工作负责,并明确专人负责项目安全资料的管理;
实行总承包施工的工程项目,总承包单位除负责本单位资料的管理工作外,还应督促各分包单位做好施工资料的管理工作;分包单位应负责其分包范围内资料的形成、收集和整理。
质量管理资料收集与整理
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由资料员负责实施,项目各岗位人员按其岗位职责内容配合资料员完成。
资料的整理、编制应按《四川省建设工程资料表格填写规范与指南》目录格式实施。
当项目存在多个单位工程时,应按各个单位工程的不同专业分别组卷,严禁土建和安装各专业资料混放。当资料中部
分内容不能按一个单位工程分类组卷时,可按建设项目组卷。
建设单位直接发包的专业承包工程,资料应单独组
卷。
电梯、锅炉等特种设备应按不同型号每台设备单独组
卷,室外工程应按室外建筑环境、室外安装工程单独组卷,竣工图应按专业分类组卷。
建筑材料进场检验资料
水泥
材料进场时,应留存产品合格证、有效的型式检验报告、出厂检验报告(3d和28d)。
外观质量检查合格后,在监理工程师的见证下进行现场抽检,应留存第三方复检报告。
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
(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复查试验,并按其复验结果使用。
钢筋
钢筋原材料
①钢筋进场时,应收集钢筋出厂吊牌、产品质量证明书。应按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弯曲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
②外观质量检查合格后,在监理工程师的见证下进行现场抽
检,应留存第三方复检报告。
成型钢筋
①进场时,应留存钢筋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成型钢筋进场时,应抽取试件作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重量偏差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②对由热轧钢筋制成的成型钢筋,当有施工单位或监理单位
的代表驻厂监督生产过程,并提供原材钢筋力学性能第三方检验报告时,可仅进行重量偏差检验。
③对于由热轧钢筋组成的成型钢筋不满足上述条件时,及有
冷加工钢筋组成的成型钢筋,进场时应按本条规定作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重量偏差检验。此时成型钢筋的质量证明文件主要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