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模拟习题与答案.docx
环境影响评价模拟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共71题,每题1分,共71分)
1.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的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其现状调查范围通常取占地范围外()以内。
A、1km
B、2km
C、5km
D、10km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对于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的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其现状调查范围通常取占地范围外5km以内。这是相关导则规定的内容,目的是更全面准确地了解项目周边土壤环境本底状况,为后续的环境影响分析和评价提供更充分的数据支持。
2.穿越非生态敏感区时,以线路中心线向两侧外延()m为参考评价范围。
A、200
B、500
C、100
D、300
正确答案:D
3.Streeter-Phelps模式是研究()。
A、DO与BOD关系
B、DO与COD关系
C、COD与BOD关系
D、BOD浓度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该模式主要研究水体中溶解氧(DO)与生化需氧量(BOD)的关系,通过建立两者之间的数学模型来分析水体自净过程中DO和BOD随时间和距离的变化情况。
4.某拟建水库占地面积2km2,影响区域涉及到部分原始天然林,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此工程的生态影响工作等级为()。
A、二级
B、四级
C、一级
D、三级
正确答案:A
5.直接排放建设项目污染源排放量核算时,当受纳水体为湖库时,建设项目污染源排放量核算点应布置在以排放口为中心、半径不超过50m的扇形水域内,且扇形面积占湖库面积比例不超过5%,核算点位应不少于()。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对于直接排放建设项目污染源排放量核算,当受纳水体为湖库时,建设项目污染源排放量核算点应布置在以排放口为中心、半径不超过50m的扇形水域内,且扇形面积占湖库面积比例不超过5%,核算点位应不少于3个。
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属于拟建停车场声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
A、场界噪声贡献值及周围环境敏感目标处噪声预测值达标情况
B、场界噪声预测值及周围环境敏感目标处噪声预测值达标情况
C、分析施工场地边界噪声与《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相符性
D、分析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与《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的相符性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拟建停车场声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是预测停车场运营后场界噪声贡献值及周围环境敏感目标处噪声预测值达标情况。B选项场界噪声预测值表述不准确;C选项施工场地边界噪声与《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相符性不属于拟建停车场声环境影响评价内容,而是施工期噪声评价内容;D选项分析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与《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的相符性同样是施工期噪声评价内容,不是拟建停车场运营期声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7.对于两条跑道改、扩建机场工程,测点数量可分别布设()个飞机噪声测点。
A、1-3
B、12-18
C、3-9
D、9-14
正确答案:D
8.评价建设项目的地表水环境影响所采用的水质标准与环境现状评价()。
A、不相同
B、不一定相同
C、相同
D、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C
9.某水样pH为13,如采用单项指数法评价,其指数为()。
A、3.5
B、2.25
C、1.86
D、3
正确答案:D
1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通过研究某一区域、一定时段内的生态系统类群的格局、特点、综合资源状况等自然规律,以及人为干预下的演替趋势,揭示人类活动在改变生物与环境方面的作用的方法。该方法称为()。
A、生态机理分析法
B、列表清单法
C、景观生态学法
D、图形叠置法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景观生态学法是通过研究某一区域、一定时段内的生态系统类群的格局、特点、综合资源状况等自然规律,以及人为干预下的演替趋势,揭示人类活动在改变生物与环境方面的作用。列表清单法是将拟实施的开发建设活动的影响因素与可能受影响的环境因子分别列成清单。图形叠置法是将评价区域生态现状图与项目的平面布置图叠置在一起。生态机理分析法是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和受其影响的动、植物的生物学特征,依照生态学原理分析、预测工程生态影响的方法。
11.沿程横断面均匀混合,非持久性污染物适用于河流数学模型中的有()。
A、平面二维
B、零维模型
C、河网模型
D、纵向一维模型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对于沿程横断面均匀混合的非持久性污染物,纵向一维模型适用。该模型考虑了污染物在河流纵向的扩散和衰减等变化情况,适用于这种较为简单的沿程均匀混合特性的污染物模拟,而零维模型过于简化,河网模型适用于更复杂的河网情况,平面二维模型适用于考虑横向扩散等更复杂二维特性的情况,均不太符合本题描述的沿程横断面均匀混合这一条件。
12.在项目基本信息底图上标示项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