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智能网联汽车赛后感想.doc

发布:2025-04-28约2.32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1

机动车检测工(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技术)赛后总结

近日,第三届全省职业技能大赛如期举行,为了参加此次技能大赛,校领导给予了高度重视。极大地鼓舞了我们的工作积极性,参赛工作得以顺利展开。为积累经验,吸取教训,不断学习提高,现将参赛的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参赛收获和体会

1.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接到比赛通知后,系部主任和教务科领导都非常重视,积极组织教师报名,发放比赛项目资料,联系设备厂家,争取相关的培训,及时安排参赛教师在比赛的前一周周末出差去太原技师学院,进行为期两天的大赛项目培训。

2.“得设备者得天下”-大赛是添置教学设备的最佳契机

通过对参赛选手成绩分析得知,获得一、二等奖的选手,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学校有与比赛项目相关的设备。所以对于参赛院校来说,如果不及时购置大赛设备是根本无法取得好的成绩。技能大赛是提高学校知名度的一种最有效的方式,因此学校要不断添置新的设备来满足技能大赛的需要。

3.参赛选手的担当和付出

报名参加全省职业技能大赛的初衷是利用全省主要院校聚集一起比赛的机会,一方面是通过大赛了解新能源汽车的目前现状和发展趋势;另一方面是与兄弟院校交流沟通,开阔眼界,了解兄弟院校关于新能汽车专业的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实训设备、培养方向等信息;还有就是通过大赛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和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在我校无任何与比赛项目相关的设备情况下,依然不放弃这次机会,而是利用现有的资源和已获得的经验,积极备赛,团结合作,互相鼓励,抓住学校争取到厂家,给予我们仅有两天的培训机会,放弃周末休息,奔赴太原技师学院,熟悉大赛设备,反复摸索和演练比赛项目,刻苦训练,模拟比赛流程,分工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努力力求最好。

二、存在的问题和差距

由于准备时间较短,比赛经验不足,我们在本次大赛存在的问题与差距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参赛选手的训练时间有待加强

在仅有的两天培训时间里,我们的任务,一方面主要是熟悉和了解了智能网联设备的组成,各部件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各部件的安装位置和线束连接;另一方面是在此基础上,熟悉操作流程和规范,反复演练,以此来提高速度和准确率。但是,也只能达到“孰能”,远未达到“生巧”,更没有形成“本能”行为。所以在今后的备赛过程中,在有设备的情况下,要加强训练,反复训练,使之能成为“本能”行为。

2.参赛选手的心理素质有待提高

本次比赛时间设置为两个小时,其中A模块为0.5小时,B模块为1个小时,C模块为0.5小时。共有33组选手,一次参与比赛是5组选手,其他选手或在候考区,或在检录区。真正花在比赛的时间就是两个小时,而花在等待比赛时间可能是4个小时、6个小时或者更长,这段“等待”时间是最能考验参赛选手的心理素质。

在日常训练过程中,心态平和,不慌不忙,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操作,但是在正式比赛时,经常出现脑子一片空白,心里发慌,手心出汗,腿脚不听使唤等情况,往往是本该注意的事项,没有注意到;本该操作的步骤,没有做到;本该要避免的错误,没有避开。所以大赛不光是比拼参赛选手的技能水平,也考验其心理素质。

所以在备赛过程中,要模拟大赛的真实场景,反复训练参赛选手的心理素质。

参赛选手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有待巩固

本次比赛项目是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技术,考察参赛选手对智能网联汽车环境感知技术、智能决策技术、线控执行技术、网联通讯技术理解与应用的能力。深入研究发现,这需要参赛选手具备一定英语基础、软件编程、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技术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运用能力。而这恰恰是我们所欠缺的,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既要在专业上纵向发展,也要注意与专业相关的其他方面知识的横向延伸。

三、改进措施

1.了解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动态和未来趋势

时时关注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尤其是关注行业里的“头部”企业,观察其最新发布的车型、核心卖点、产销量以及研发成果等相关信息。查阅文献资料和阅读相关的新闻报道,了解新能源汽车后市场的人才需求和岗位能力要求,紧跟行业趋势,把握行业发展机会,有意识的加强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知识的学习和运用。

2.利用我校开设的新能源汽车专业和设备

我校即将设置新能汽车专业和已采购新能源汽车相关设备,要充分利用好这个平台,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在熟悉和消化新能源汽车设备的基础上,按照大赛要求,合理布置场地,严格选拔参赛选手,强化日常训练,巩固和提高操作技能水平。

3.把握以大赛为契机,推进教学改革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就是要以大赛这种方式,通过同场竞技,来检验参赛选手的操作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来检验选手背后院校的专业实力和教学水准。所以通过参加大赛,既可以展示院校的综合实力,也可以通过大赛反思自己的不足和差距。

将不足和差距经过提炼和整理,形成可行性报告和计划,用于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