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不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组间COVID-19胸部HRCT表现分析.docx

发布:2025-04-26约1.14万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不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组间COVID-19胸部HRCT表现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NLR)与COVID-19胸部HRCT表现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于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2月1日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感染科确诊COVID-19患者的NLR与胸部HRCT,以NLR截断值3.0把患者分为两组,分析其HRCT影像特征、影像表现模式。对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采用连续变量的t检验;对于非正态分布的数据以中位数、四分位数表示,通过Mann-WhitneyU检验进行比较;对于计数资料通过频率表示,并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低NLR组比高NLR组有更多的≤5个病灶及病灶占比≤10%,高NLR组比低NLR组有更多的病灶数目10个及病灶占比50%;高NLR组比低NLR组更易出现混合密度影、铺路石征、马赛克征、反晕征、胸膜下黑带、拱廊征、牵拉支扩;高NLR组比低NLR组更易表现为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样、机化性肺炎样、弥漫肺泡损伤样改变。结论:不同NLR其COVID-19胸部HRCT表现不同,高NLR组更易出现混合密度影、铺路石征、马赛克征、反晕征、胸膜下黑带、拱廊征、牵拉支扩;影像表现模式更易表现为非特异性间质型肺炎、机化性肺炎、弥漫性肺泡损伤。

关键词:胸部HRCT;COVID-19;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disease2019,COVID-19)作为2019年12月以来在全球范围传播最广、最受关注的突发传染病事件,对全球公共卫生系统造成了巨大影响和威胁。认识其临床、影像、实验室指标及其相关性,对疾病的诊断、预测预后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neutrophil-to-lymphocyteratio,NLR)作为一种新兴的炎性标志物,易得且价格低廉,近年来作为研究热点已被证实是多种疾病严重程度和死亡率预测的可靠标志物,尤其在对炎症性疾病的识别、预测及评估有重要意义,有研究表明NLR可作为COVID-19感染不良结局及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1-3]。胸部HRCT是COVID-19诊断和评估的重要且常用影像检查方法,其影像表现多样并具特征性。本文旨在探讨COVID-19感染者不同NLR的胸部高分辨率断层成像(highresolutinoCT,HRCT)的表现特点。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2月1日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经抗原或咽拭子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确诊COVID-19患者,且于1日内同时完成血常规检查及胸部HRCT。排除标准:①图像质量不佳难以评估;②有肺间质纤维化病史。最终共纳入患者132例,男性71例(53.8%),女性61例(46.2%),平均年龄(69.35±14.29)岁,临床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咳痰、流涕、咽痛、肌肉酸痛等。NLR由血常规结果计算获得,方法:

中性粒细胞计数除以淋巴细胞计数,保留小数点后1位。

费明明等[4]研究显示,NLR是新冠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标志物,当截断值为3.0时,其敏感度、特异度及曲线下面积最优,因此本研究以NLR截断值3.0将患者分为低NLR组(64例)及高NLR组(68例)。

1.2CT扫描方法

CT扫描仪:32排北京赛诺威盛Insitum-CT338;扫描参数:探测器宽度16cm,螺距1.0,管电压120kV,管电流150mAs;重建层厚1.5mm,肺窗1.5mm,纵隔窗5.0mm;矩阵512×512;FOV380~450。肺窗窗宽及窗位分别为1600和-600,纵隔窗窗宽及窗位分别为400和40。重建:冠状位及矢状位肺窗(1×5mm)、纵隔窗(5×5mm)。

1.3HRCT征象评估

由两名10年以上胸部CT诊断经验的中级医生分别独立完成,意见有分歧时与另一位20年以上经验高级医生协商达成一致。记录以下影像参数:

①病灶数目:≤5个,5~10个,10个;②病灶大小:长径≤10mm,10~30mm,30mm;

③病灶占肺叶体积百分比:≤10%,11%~30%,3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