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C交换机与路由器配置.doc
通信工程学院06级交换机与路由器配置报告
一、实习目的
1、掌握路由器和交换机的根本原理
2、掌握目前网络中常用的路由协议
3、学会使用packettracer进行网络设置和规划的仿真
4、学会使用路由器和交换机
二、根本原理
1、路由器和交换机的根本原理
集线器Hub:
工作在物理层,功能是将收到电气信号向所有端口发送,并连接同网段设备,为所有用户争用固定带宽。
二层交换机Switch:
工作在数据链路层,按照物理MAC地址进行寻址转发,并连接同网段设备,使其中用户各自占用固定带宽,用户之间互相不影响。
路由器Router:
工作在网络层,按照目的网络地址进行寻址转发,它连接不同网段设备。转发需要收集全网路由信息〔OSPF、BGP〕。
路由交换机RS
路由交换机即具有二层交换的功能又具有三层路由的功能。RS收到的报文如果目的MAC与本机接口MAC不一致那么是需要交换的报文。
2、VLAN
VLAN的中文名称为“虚拟局域网”,是一种将在同一个局域网的局域网计算机从逻辑上划分成一个独立网段,从而实现虚拟工作组的新兴数据交换技术。
VLAN技术的出现,使得管理员根据实际应用需求,把同一物理局域网内的不同用户逻辑地划分成不同的播送域,每一个VLAN都包含一组有着相同需求的计算机工作站,与物理上形成的LAN有着相同的属性。
由于它是从逻辑上划分,而不是从物理上划分,所以同一个VLAN内的各个工作站没有限制在同一个物理范围中,即这些工作站可以在不同物理LAN网段。
由VLAN的特点可知,一个VLAN内部的播送和单播流量都不会转发到其他VLAN中,从而有助于控制流量、减少设备投资、简化网络管理、提高网络的平安性。
3、静态路由选择原理
静态路由是由管理员手工配置的。在以下情况下,可使用静态路由:
1〕链路的带宽较低(如拨号链路),不希望它传输动态路由选择更新;
2〕管理员想完全控制路由器使用的路由;
3〕需要为动态路由提供一条备用路由;
4〕前往只有一条路径可以到达的网络(末节网络)时;
5〕路由器没有足够的CPU或内存资源来运行动态路由选择协议;
6〕需要让路由器看来路由是一个直连网络。
静态路由选择非常适合用于中央-分支拓扑中。在这种网络中,所有远程场点都默认将数据发送到中央场点;而对于每个远程场点,中央场点的路由器中都有一条道其所有子网的静态路由。每当新增子网或路由器时,网络管理员都必须在大量的路由器中添加一条到新网络的静态路由。维护网络的负担将极其沉重,在这种情况下,更好的方式是使用动态路由选择。静态路由选择的另一个缺点是,当互联网络的拓扑发生变化时,管理员可能需要配置新的静态路由,以避开有问题的区域。
4、动态路由选择原理
动态路由选择让网络能够自动适应拓扑变化,而无需管理员干预。使用动态路由选择协议时,管理员要在每台路由器上配置路由选择协议。这样,路由器之间便能够交换有关可达的网络的信息和每个网络的状态。只有运行同一种路由选择协议的路由器之间才会交换信息。网络拓扑发生变化后,新信息将动态地传遍整个网络,每台路由器都将更新其路由选择表,以反映变化后的拓扑。
RIP(RoutingInformationProtocol)路由信息协议是一种在网关与主机之间交换路由选择信息的标准。RIP是一种内部网关协议。RIP通过播送UDP报文来交换路由信息,每30秒发送一次路由信息更新。RIP提供跳跃计数(hopcount)作为尺度来衡量路由距离,跳跃计数是一个包到达目标所必须经过的路由器的数目。如果到相同目标有二个不等速或不同带宽的路由器,但跳跃计数相同,那么RIP认为两个路由是等距离的。RIP最多支持的跳数为15,即在源和目的网间所要经过的最多路由器的数目为15,跳数16表示不可达。RIP主要设计来利用同类技术与大小适度的网络一起工作。因此通过速度变化不大的接线连接,RIP比拟适用于简单的校园网和区域网,但并不适用于复杂网络的情况。
OSPF(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是一个内部网关协议(InteriorGatewayProtocol,简称IGP),用于在单一自治系统(autonomoussystem,AS)内决策路由。与RIP相对,OSPF是链路状态路由协议,而RIP是距离矢量路由协议。
OSPF根本配置步骤:
1〕启动OSPF进程;
2〕设置路由器的ID号;
3〕启动相应接口的OSPF;
4〕重分发路由信息;
5〕配置接口网络类型及DR的选取。
三、实习设备
1、H3C路由器和交换机;
2、PC机2台;
3、Windows2003/XP操作系统,装有超级终端仿真软件;
4、Console控制台电缆以及网线假设干。
四、实习内容
1、在同一个交换机上配置不同的VLAN
组网图:
配置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