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理论考试模拟题及参考答案解析.docx
物联网理论考试模拟题及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以下不属于无源RFID标签组成部分的是()。
A、控制模块
B、通信模块
C、存储器
D、天线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无源RFID标签通常由天线、存储器和通信模块等组成,控制模块一般不是无源RFID标签的组成部分。无源RFID标签通过天线接收读写器发射的射频信号,从中获取能量并进行数据传输等操作,存储器用于存储标签的相关信息,通信模块负责与读写器进行通信。
2.以下关于集成电路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集成度与特征尺寸是衡量集成电路的两个不相关的主要参数
B、按电路类型可分为数字集成电路、模拟集成电路与混合集成电路
C、按应用性质可分为通用集成电路与专用集成电路
D、在集成电路中器件与线路不是分离的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集成度与特征尺寸是衡量集成电路的两个密切相关的主要参数,特征尺寸越小,集成度越高,所以A选项描述错误。B选项按电路类型可分为数字集成电路、模拟集成电路与混合集成电路,描述正确。C选项按应用性质可分为通用集成电路与专用集成电路,描述正确。D选项在集成电路中器件与线路不是分离的,是集成在一起的,描述正确。
3.在RFID系统中,电子标签的天线必须满足一些性能要求。下列几项要求中哪一项不需要满足()。
A、体积要足够小
B、要具有鲁棒性
C、价格不应过高
D、阻抗要足够大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电子标签天线需要体积足够小,便于集成;要具有鲁棒性,能适应不同环境;价格不应过高,以控制成本。而天线的阻抗通常是需要匹配特定值,并非越大越好,过大的阻抗不利于信号传输等性能,所以不需要满足阻抗要足够大这一要求。
4.以下关于密码体制概念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伪装明文的操作称为加密,加密时所使用的信息变换规则称为加密算法。解密时所采用的信息变换规则称作解密算法。
B、两个基本构成要素是:加密算法与解密算法
C、加密是将明文伪装成密文,以隐藏它的真实内容
D、解密是从密文中恢复出明文的过程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密码体制的两个基本构成要素是加密算法与密钥,而不是加密算法与解密算法。加密算法是将明文转换为密文的规则,密钥是用于控制加密和解密过程的关键信息。解密算法则是将密文还原为明文的规则。A选项对加密、加密算法、解密算法的描述正确;C选项对加密的描述正确;D选项对解密的描述正确。
5.下列传感器网与现有的无线自组网区别的论述中,哪一个是错误的()。
A、传感器网节点数目更加庞大
B、传感器网节点容易出现故障
C、传感器网节点处理能力更强
D、传感器网节点的存储能力有限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传感器网的节点通常处理能力较弱,因为其主要功能是进行简单的数据采集、处理和传输,资源相对有限。而无线自组网节点处理能力相对较强。选项A,传感器网节点数目往往更加庞大,用于大规模数据采集;选项B,传感器网节点由于工作环境等因素容易出现故障;选项D,传感器网节点存储能力有限也是其特点之一。
6.以下关于智能物体与嵌入式技术的关系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智能物体应该是一种嵌入式电子设备
B、智能物体的感知、通信与计算能力的大小应该根据物联网应用系统的需求来确定
C、嵌入式电子设备可以是功能简单的RFID芯片,也可能是复杂的无线传感器节点
D、嵌入式电子设备可能使用简单的微处理器芯片和小存储器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智能物体是一种嵌入式电子设备,但这不是两者关系的错误描述,[A]选项正确;智能物体的感知、通信与计算能力应按需确定,[B]选项正确;嵌入式电子设备有简单如RFID芯片和复杂如无线传感器节点等多种形式,[C]选项正确;嵌入式电子设备可能使用简单微处理器芯片和小存储器,[D]选项正确。题目要求选错误的,所以应选[A]。
7.ZigBee():增加或者删除一个节点,节点位置发生变动,节点发生故障等等,网络都能够自我修复,并对网络拓扑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无需人工干预,保证整个系统仍然能正常工作。
A、自愈功能
B、自组织功能
C、碰撞避免机制
D、数据传输机制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ZigBee自愈功能是指在网络中增加或者删除一个节点,节点位置发生变动,节点发生故障等等情况下,网络都能够自我修复,并对网络拓扑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无需人工干预,保证整个系统仍然能正常工作。自组织功能主要是指节点可以自动发现和加入网络;碰撞避免机制是为了减少数据传输的碰撞;数据传输机制则侧重于数据如何在网络中传输。所以这里描述的是自愈功能。
8.新型传感器的特点是()。
A、集成化、智能化、小型化、网络化、多功能化和低成本化
B、集成化、智能化、技术型、网络化、多功能化和高成本化
C、集成化、智能化、技术型、网络化、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