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BE理念的“交通运输工程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docx
基于OBE理念的“交通运输工程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摘要]“交通运输工程学”是交通运输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基于OBE理念进行“交通运输工程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是在“大交通”背景下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的一次很好的试探。立足当前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新修订的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对“交通运输工程学”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课程考核评价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性实践,以期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拓宽学生的视野,对培养“大交通”背景下的高质量应用型交通人才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OBE;交通运输工程学;教学改革;实践
[基金项目]2023年度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课题“智慧交通背景下的交通类专业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NGJGH2023433);2022年度内蒙古农业大学校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2023年度内蒙古农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智能技术赋能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的探索与实践”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education,OBE)自1981年由Spady提出以来,受到教育学界的青睐[1-2]。将OBE教育理念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结合是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3],遵循的是一种以成果输出为导向的反向设计的教学思维,即强调教育过程应集中围绕实现所有学生的预期学习成果进行设计、组织和重构[4-5],这种教学理念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有很好的契合度,是传统课堂转变为OBE课堂的有效实施途径之一。
“交通运输工程学”是交通运输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也是一门先导课程[5]。其任务是对学生进行交通运输领域的概念教学,帮助学生了解专业涉及领域的基本框架和任务演变。该课程的开设会使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中具有更加明确的目标,为后续的课程学习起到基础铺垫作用,将各门专业课知识贯穿成为一个整体[6]。
目前,“交通运输工程学”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教学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匹配度不高,并未从学生的产出导向去把握学习,未能充分体现课程对毕业要求指标的支撑力度。另外,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大多是概念的记忆与基本知识的罗列,对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要求不明显。教学形式单一,以教师的理论讲授为主,存在“满堂灌”或照本宣科现象,导致部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动力性明显不足,教学效果不理想。在教学内容上,以教材为中心,以简单介绍为主,与工程实际融合度欠佳,未能很好地挖掘、引入课程思政元素,内容缺乏一定的新颖性和吸引性。在课程考核方面,没有充分考虑学生对平时学习的投入度,考核形式较单一,无法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很难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对学生实现综合素质培养。所以,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背景,结合普通高校交通类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秉持OBE理念,本文从“交通运输工程学”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课程考核与评价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对培养“大交通”背景下的高质量应用型交通人才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基于OBE理念的“交通运输工程学”教学改革方法
(一)教学目标的优化
“交通运输工程学”课程的每一环节应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和学生发展相契合,不断趋近学生知识、技能、素养、情感和认知等各方面的毕业要求[7]。从知识层面上,要求学生熟悉交通运输工程领域五大运输方式的系统组成、主要设施、设备、建设技术基础,充分将知识点进行串联和衔接,将基础概念和知识融会贯通,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扎实的交通运输工程领域专业基础知识。从能力层面上,要求学生熟练运用交通运输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对不同运输方式运输能力组织与管理、规划与评价、发展趋势等进行分析[8],初步掌握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基本方法。从情感层面上,在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引领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的优化
1.引入前沿的教学内容。“交通运输工程学”课程涵盖的内容丰富。结合内蒙古农业大学交通运输专业的特色,在满足培养方案要求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中心,多方面考虑提高教学效率。首先,要根据课程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认真组织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应满足理论性和应用性要求,既考虑本课程理论知识的完整性,又要注重理论知识与当前交通行业领域的前沿发展,最终把学生从学习引导到应用上。根据“交通运输工程学”课程的特点,依据课程目标与教学大纲的要求,该课程的核心教学内容主要包含现代五大运输系统[9]。同时,在内容和形式上应与时俱进,增加具有时代感强、吸引力高的新内容和新技术,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自学能力。
2.科研教学相辅相成。教学和科研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促进着学生和教师的发展。所以,将课程团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