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艺术教育教师职业能力评价规范编制说明.docx
2
《高校艺术教育教师职业能力评价规范》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本标准由中国联合国采购促进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规定了高校艺术教育教师职业能力评价规范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程序、结果应用。
(二)起草单位情况
本标准起草单位包括:河南城建学院。
(三)标准编制过程
(1)成立标准起草组,技术调研和资料收集
2025年2月7日—3月23日,为保证制订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标准的质量和可用性,由起草单位和相关技术专家共同组建了标准起草组,负责《高校艺术教育教师职业能力评价规范》标准的编制。通过制订工作方案,标准起草组进一步明确了目标要求、工作思路、人员分工和工作进度等。
标准起草组对相关指标和要求进行了调研,搜集了众多高校艺术教育教师职业能力相关的标准、文献、成果案例等资料,着手标准制定。
3
(2)确定标准框架,形成标准草案
2025年3月24日—4月10日,起草小组结合前期的调研和资料,多次召开内部研讨会,形成标准大纲,并邀请了专家和相关企业对标准进行技术指导,对《高校艺术教育教师职业能力评价规范》的标准编制工作重点、标准制定依据和编制原则等形成了共识,同时完成标准草案稿的撰写。
(3)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开展征求意见
2025年4月16日,标准起草组对标准草案进行修改完善,包括调整基本原则内容、修改错误用词和格式等,在反复讨论和论证的基础上,修改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
二、标准制定的目的和意义
高校艺术教育教师职业能力是指在高等院校从事艺术教育教学、科研和创作工作的专业人员在艺术教育领域中,具备的专业知识、教学技能、科研能力、创作能力及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制定高校艺术教育教师职业能力评价规范的目的和意义在于:目的
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和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建立健全高校艺术教育教师职业能力评价体系,引导高校艺术教育教师提升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特制定本规范。提高工程管理水平规范化的验收标准有助于提高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推动各方按标准实施,减少施工单位与业主之间的争议,优化管理流程。
4
意义
评价标准,促进教师发展。本规范明确了高校艺术教育教师职业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评价程序,为高校开展艺术教育教师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利于引导教师明确发展方向,不断提升自身职业能力。
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通过实施本规范,可以促进高校艺术教育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有力保障。
推动学科建设,服务社会发展。本规范有利于引导高校加强艺术教育学科建设,优化学科结构,提升学科水平,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做出贡献。
完善评价体系,促进教育公平。本规范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的艺术教育教师提供了统一的评价标准,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推动高校艺术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三、标准编制原则
本标准在编制的过程中遵循“先进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原则,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四、标准主要内容
1、标准主要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高校艺术教育教师职业能力评价规范的术语和定义、基
5
本原则、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程序、结果应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本标准给出了“高校艺术教育教师”、“职业能力”和“评价”的术语及其定义。
4.基本原则
本章节规定了高校艺术教育教师职业能力评价规范的基本原则,明确了评价过程的客观公正、科学规范、全面系统、动态发展、公平参与、结
果导向等方面。
5.评价内容
本章节规定了高校艺术教育教师职业能力评价规范的评价方面,主要包括专业知识、教学技能、科研能力、创作能力、职业道德、综合评价等内容。
6.评价方式
本章节规定了高校艺术教育教师职业能力评价规范的评价方式包括自我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综合评价等方式,为确保评价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需设计和使用科学的评价工具。具体常用工具有:评分表、问卷调查、访谈提纲、数据分析软件等。
6
7.评价程序
本章节规定了高校艺术教育教师职业能力评价规范的评价程序,包括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分析阶段、反馈阶段、改进阶段、评价档案管理内容。
8.结果应用
本章节规定了高校艺术教育教师职业能力评价规范的职业发展、激励机制、改进措施等方向。
五、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本标准起草过程中无重大分歧。
六、贯彻标准的措施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