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甘薯水肥药一体化栽培技术规程》.docx

发布:2025-04-24约2.95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CCSB23

3411

滁州市地方标准

DB3411/T0062—2025

甘薯水肥药一体化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integratedcultivationofsweetpotatowithwater,fertilizerandmedicine

2025-04-24发布2025-05-24实施

滁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411/T0062—2025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滁州市农业农村技术推广中心提出。

本文件由滁州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滁州市农业农村技术推广中心、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郑冬梅、江平、唐忠厚、李斐、袁何祥、何炎、刘明。

DB3411/T0062—2025

1

甘薯水肥药一体化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甘薯水肥药一体化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薯苗选择、栽前准备、栽培管理、收获与贮藏等方面的操作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甘薯水肥药一体化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7413甘薯种苗产地检疫规程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1056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

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水肥药一体化integrationofwater,fertilizerandmedicine

水肥药一体化是指将灌溉、施肥和施药三个环节融为一体,通过可控管道系统将水、肥料和农药混合后,均匀、定时、定量地输送到作物根部区域的一种农业新技术。

4产地环境

应符合NY/T5010相关要求。选择生态环境良好、远离污染源的农业生产区域种植,以地势高燥、肥沃、透气性好的壤土和砂壤土为宜。

5薯苗选择

选用产量高、品质优、耐逆性强、宜机化优质甘薯品种的脱毒薯苗,薯苗质量应符合GB7413的要求。

6栽前准备

6.1整地

DB3411/T0062—2025

2

11月~12月对地块进行耕翻,深度为30cm~40cm,次年4月耙田整地,整地前每667m2施腐熟农家肥1500kg~2000kg、复合肥(N:P2O5:K2O=10:5:25)15kg~20kg。

6.2起垄覆膜和铺设滴灌溉

春薯栽插前一周,夏薯栽插前2d~3d,进行机械起垄覆膜和铺设滴灌带,滴孔朝上。

6.2.1起垄覆膜

起垄覆膜规格:垄高30cm~35cm,膜厚度不小于10μm。单垄单行,垄距80cm,地膜宽度100cm;大垄双行,垄距110cm,地膜宽度120cm。

6.2.2铺设滴灌带

根据地块形状布设支管和滴灌带,支管布设方向与甘薯种植方向垂直,滴灌带与甘薯种植垄同向,平铺于垄面中间。滴灌带类型选择贴片式滴灌带,滴灌带规格是直径16mm、壁厚0.2mm、滴孔间距20cm。

6.3滴灌设备安装

6.3.1设备选择

根据取水方式和灌溉面积选择适宜的水泵规格,工作压力为30kPa~60kPa。过滤器采用叠片式,大小与输水管配套。施肥器选用比例式注肥泵或文丘里施肥器。主输水管为直径80mm~90mm的软管,二级输水管为直径60mm~70mm的软管。

6.3.2设备安装

垄长50m时,滴灌系统从垄一端进入,采用三通接口;垄长≥50m时,滴灌系统应从垄中间位置进入,采用四通接口。

7栽培管理

7.1栽插

采用破膜栽插的方式,以斜插或平栽为主。春薯栽插时间4月20日~5月15日,夏薯栽插时间6月1日~6月25日。春薯栽插密度为3500~4000株/667m2,夏薯栽插密度为4000~4500株/667m2。选用高剪苗,栽插前用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浸泡种苗基部10min~15min。

7.2水分管理

栽插后,根据土壤墒情,确定田间滴水量。灌溉水质应符合GB5084的规定。土壤相对含水量≥80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