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山西省太原市四十八中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
2024届山西省太原市四十八中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文
①在文学作品中,时间是无所不在的,甚至可以说是文学的本体。②对于时间的处理,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方式。③有的作家着意于客观时间的再现,如现实主义作家就力图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来写,把时间作为基本的结构要素,力图在小说中复制现实时间。④有的作家则打乱时间顺序,着意于主观时间的表现,如现代派作家常常运用“心理时间”,以人物的心理感受来结构作品,力图突破物理时间的限制,使时间变得富有弹性。
【乙】文
①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小说的时间意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对物理时间的严格遵守到对心理时间的强调,从对客观时间的关注到对主观时间的探索。②在这一过程中,现代主义小说的时间观念对中国小说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③现代主义小说家的时间观念是建立在非理性主义哲学基础上的,他们认为时间是不可知的,不可捉摸的,因此,他们更注重对主观心理时间的挖掘。④他们通过交错叙述、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等手法,将时间打乱,重新组合,使小说的时间结构呈现出非线性的特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作品中时间的处理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B.现实主义作家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来写,把时间作为基本的结构要素,在小说中复制现实时间
C.现代派作家常常运用“心理时间”,以人物的心理感受来结构作品,力图突破物理时间的限制,使时间变得富有弹性,这样会导致小说时间结构的线性化
D.20世纪80年代以后,现代主义小说的时间观念对中国小说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使小说的时间结构呈现出非线性的特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采用总分结构,先总说文学作品中时间是无所不在的,然后分别论述不同的作家对时间处理的不同方式
B.【甲】文第③段中“如现实主义作家就力图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来写”是举例论证,有力地证明了不同的作家对时间处理的方式不同
C.【乙】文采用总分结构,先总说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小说时间意识发生的变化,然后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D.【乙】文第③段中“他们通过交错叙述、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等手法,将时间打乱,重新组合”是列举现代主义小说家采用的具体手法
2.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用法和含义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困兽犹斗,况国相乎?②而燕国,赵所灭亡,云欲得之,何不早为之计?
B.①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②子曰:“不曰‘如鱼得水’乎?”
C.①不如须臾之所学也。②有闲,则又粥粥然,佩佩然以君子自居,曰:“吾非不能若二子者之贤。”
D.①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②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3D打印是一种通过层层叠加的方式制造物体的技术,由于它能够造出形状复杂且成本低的物品,因而受到了广大用户的欢迎
B.通过对产品的精心设计,使产品的性能和质量都达到或优于国际标准的要求,从而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C.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上,魔术节目《__:
超立方体》以奇幻的表演和魔术与科技的结合,赢得观众的热烈欢迎
D.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种具有杀菌作用的纳米材料将释放出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净化室内空气
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我国的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取得的许多成就让世人瞩目,作为国人,我们不得不服
B.该生学习刻苦,成绩优秀,是老师的得意门生,同学们学习的榜样,拟推荐其参加全国数学竞赛
C.各位嘉宾,大家好!下面我宣布,婚礼正式开始!请新人面向东方,向太阳升起的地方行鞠躬礼
D.王老师退休了,他的学生纷纷给他送来了礼物,有茶叶,有保健品,其中一位学生还给他送来了万元现金,以表达对王老师的感激之情
二、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时间与空间的辩证法
张江
①时间与空间是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人们把握世界、认识世界的两个基本维度。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不可逆性;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特点是三维性。时间与空间是辩证统一的,它们共同构成了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在此基础上,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物质运动,其时间与空间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文学艺术作为人的精神生产,其时间与空间具有独特的性质和规律。
②文学艺术中的时间与空间,是作家艺术家根据生活经验,在头脑中加工改造后,通过语言、文字、色彩、线条、音符等物质手段创造出来的。它们来自生活,又高于生活,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