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施工方案.pdf
电气工程施工方案
一、电气工程简介
本项目电气工程包括变配电系统、动力系统、照明系统、防雷接
地及等电位联结系统等。
二、电气工程施工组织与流程
1、施工组织
电气工程根据工程进度分为以下三个施工段,在每个施工段内,
根据施工内容进行如下,区段划分及相应班组配置:
1)主体施工阶段:汽车库与检修车库主要工作为预留预埋,因
此按照总体施工顺序进行施工,依次对安装班组人数进行增减。
2)装饰、安装阶段:根据楼层及电气系统特征,划分为2个施工
区。车库地下室(含变配电室及干线系统)为一个施工区,车库地上
分一个施工区。各施工区配置一个施工班组,各班组分工不分家,相
互衔接,协同配合,人员配置相对灵活,根据工作量适当调整;
2、施工要点
1)电线管进场后,组织建设单位或监理工程师共同进行验收。
主要查看质量证明文件、合格证是否齐全;外观检查,钢管无压扁、
内壁光滑无毛刺,管口刮光;抽样检测钢管的管径、壁厚及均匀度等。
施工前组织图纸会审,对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
2)暗配管施工总体原则:施工前,熟悉图纸,同一区域预埋多
条线管时,统一布置,尽量避免管线交叉;平行排列的预埋线管之间
距离确保大于25mm;线管预埋于底筋与面筋之间,其径向环绕于
电线管四周任何点上的混凝土不少于15mm;暗敷设电线管每隔2m
涂上黄色颜色带,每个颜色带宽度不少于50mm。管路敷设加固:
现浇混凝土楼板在模板支好后,未铺钢筋前进行定位划线,待钢筋底
网绑扎垫起后敷设管、盒,并且固定好。配管时可以分别进行连接,
先连接与墙(或梁)上预埋管相连接弯头,最后连接中间部分由管与
管之间进行连接的直管段。在钢管敷设时,原则是先敷设带弯曲的钢
管,后敷设直管段的钢管。暗装接线盒、开关盒施工:在预埋前按土
建给出的水平线,测一标高线,并引至每一开关、插座盒预埋处。按
施工图预制管盒,并封堵开关插座盒。拆模后清理盒内封堵物,并封
堵管口。关键过程及使用机具要求:暗管敷设完毕后,在自检合格的
基础上,及时通知业主及监理代表检查验收,并认真填写隐蔽工程验
收记录。在断管前做现场测量,与施工图纸做比对,如建筑尺寸无误
才可按图下料。断管必须使用专用机具按要求操作,主要机具为:钢
管切割器(适用管径10~40mm),砂轮切割机400系列(适用
133mm以下管道)。
三、制度保证措施
1、坚持技术交底制度,开工前根据施工组织计划编写作业指导书,
并向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全面技术交底,明确该项工程的设计要求、技
术标准、施工方法、与其它工程的关系和施工注意事项。
2、坚持自检、互检、工序交接检查的“三检”制度,做到上道
工序不清,不准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工序交接时,必须有明确的质量
交接意见,检查和交接都持有互相签认字据,为施工分析留下证据。
3、坚持原材料检验制度,材料进场前检验验收或取样送检,防
止不合格材料进入现场。主要材料具备三证。通过检验合格的才能使
用。
4、坚持施工过程质量检验制度,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通过“跟
踪检测、复测、抽样检验”检测制度来实现,对工班作业检测由专业
人员跟踪检测,试验室进行复测和抽样检测。通过对施工过程的质量
检验达到及时解决问题的目的,全过程控制质量。
5、坚持质量事故申报制度,施工中发生质量事故,实事求是确
定事故等级,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重大质量事故及时报告监理
工程师、业主、和上级部门,阐明事故发生地点、时间、工程项目、
发生经过、损失情况、原因分析、应急措施、处理方案和处理完成时
间。对事故的责任人严肃处理,做到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
或群众未受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
6、坚持持证上岗制度,无论是优秀的员工还是新招募的工人必
须通过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