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国企7大施工方案交底记录编制指南.docx

发布:2025-04-25约1.22万字共3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施工方案交底记录编制指南

(第一版)

中建新疆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华南公司

二〇二〇年十一月

前言

一、编制目的

为了规范华南公司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的编制与交底管理,提高各项目施工方案交底的编写质量及执行力度,实现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交底编制的规范化、标准化,华南公司科技部编制了本《施工方案交底记录编制指南(第一版)》。

二、编制依据

(一)《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

(二)《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编制与管理实施细则》(中建新华南科字〔2020〕5号)

(三)《技术质量管理手册》(CSCECXJ-TD-2020)

(四)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地方及行业标准

三、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华南公司所属分公司、项目部施工方案交底的编制管理。

四、编制说明

(一)施工方案交底记录编制指南中标记红色为方案交底关键内容。

(二)一般施工方案的技术交底应侧重于针对性的要

求,对重点、特殊部位的技术措施和相关参数必须明确。涉

及新技术、新材料应用的专项方案除按照本交底编制指南外,还需对材料要求、施工工序的操作要点和质量标准进行详细的说明。所有方案交底中必须加入“十项质量亮点做法”内容,结合施工工艺、工序进行交底。

(三)本方案交底编制指南仅为一般性要求内容,鼓励各项目部采用形象化、生动化、多样化方式进行辅助方案交底,比如BIM3D辅助/施工工序可视化交底/PPT演示/现场样板交底及其他方式;注意留存交底照片及会议签到表等过程资料。

(四)本指南在实施过程中会有一些不完善之处,希望大家在应用中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对方案交底中的关键控制项提出宝贵意见,并随时将意见或建议反馈到公司技术中心。

五、编制内容

本指南为第一版,包括测量、地下室防水、混凝土工程、模板工程、钢筋工程、砌筑工程、试验等7个常规施工方案交底的编制要点和关键内容说明,具体内容详见附表。

附表:1.测量工程施工方案交底编制指南2.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案交底编制指南

3.混凝土施工方案交底编制指南4.模板施工方案交底编制指南

5.钢筋工程方案交底编制指南6.砌筑方案交底编制指南

7.试验方案交底编制指南

—1—

附表1.测量工程施工方案交底编制指南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交底记录

编号

(方案编号)

(方案名称)

工程名称

XXX

交底日期

2020年X月X日

施工单位

中建新疆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分项工程名称

X-X号楼测量工程

交底提要

测量工程施工方案交底

方案交底关键内容:

1、按工程要求配备测量仪器,并且保证仪器在检定期内且有专人管理。

2、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及相应的控制网附图。

3、施工各阶段测量方法。

4、明确验线责任人。

交底内容:

1、测量概况介绍

1.1现场测量控制点介绍

说明: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说明现场业主提供首级控制点和场区内一级或二级控制点位置及坐标。

1.2测量施工部署

说明:介绍本工程整体测量流程及测量难点,对各部门进行交底。

2、施工准备

2.1测量人员准备

说明:明确本工程测量人员配备,包括总包单位和分包单位测量人员配备。

2.2测量设备准备

说明:明确本工程测量施工需配备的仪器和设备以及对测量设备年度检测的要求。

2.3现场准备

说明:明确对现场测量施工的要求。

3、主要施工方法(关键)

3.1平面控制测量

说明:明确平面控制测量方法、平面控制网精度等级,平面控制网布设附图。

3.2高程控制测量

说明:(1)明确高程控制测量方法,高程控制测量精度等级,及不同测量方法相应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2)附图:高程控制网布置图

3.3±0.000以下结构施工测量

说明:(1)明确桩点做法及其防护、保护措施。

(2)明确轴线控制桩的校测及轴线投测方法

(3)明确基槽开挖施工测量、支护结构施工测量、基础结构施工测量方法。

3.4±0.000以上结构施工测量

说明:(1)写明混凝土结构测量方法与测量控制点位布置。

(2)钢结构安装测量方法与测量控制点位布置。

—2—

3.5建筑装饰与设备安工程施测量

说明:明确室内地面、吊顶、屋面、墙面装饰、幕墙和门窗安装、电梯和管道安装测量方法。

3.6变形监测

说明:(1)明确监测项目,例如建筑物周边场区、道路、管线、建筑物的沉降监测;建筑物整体沉降监测;后浇带两侧差异沉降等。

(2)基坑周边场区变形监测

(3)建筑物整体垂直度控制

(4)明确沉降观测点布置位置及观测次数、观测方法。

4、安全文明施工要求

说明:明确测量施工中需要注意的安全文明施工要求。

5、质量管理及保证措施(关键)

说明:明确测量仪器精度的校验等措施;测量的复核流程和措施;明确测量验收责任人。其他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