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护理.pptx

发布:2025-04-28约2.97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内科护理学》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护理

【掌握】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护理评估、主要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健康指导。

【熟悉】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概念、病因;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和治疗要点。

【了解】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实验室检查。

教学目标

rheumaticdiseases概念

1

呈发作与缓解交替进行的慢性病程

3

2

表现:关节疼痛、晨僵、肿胀、活动障碍

风湿性疾病是泛指影响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如肌腱、滑囊、筋膜等的一组疾病。

分类

类别主要病名

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症、系统性

硬化病、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及血管炎

脊柱关节病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炎性肠

病关节炎

退型性病骨性关节炎

内分泌代谢病痛风

感染因子相关性反应性关节炎、风湿热

其它纤维肌痛、周期性风湿、骨质疏松

系统性红斑狼疮

学习目标

掌握SLE的护理要点和健康指导

掌握SLE的特征性的表现

熟悉治疗SLE的常用药物和不良反应

熟悉SLE的病因和触发因子

了解SLE的实验室检查

01

03

02

04

05

本病女性病人约占90%,以育龄妇女多见。

3

1

2

4

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

是一种多因素参与、累及全身多系统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肤、关节、肾脏等脏器的损害。

概念

护理评估

护理诊断

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

护理评价

护理

01

病史

02

身体评估

03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护理评估

有关病因及诱因

起病情况,主要表现及其特点

心理-社会状况

病史

病因及触发因子

遗传

性激素

环境

感染

食物、烟草

药物、化妆品

阳光(紫外线)

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和沉积是发病的主要机制

如果使用免疫荧光染色,这里是针对IgG的抗体,

那么可以看到颗粒状的荧光免疫物,表明免疫复

合物沉积在肾小球毛细血管袢的基底膜上。

在此电镜图上,由于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毛细血

管袢中,从而使基底膜变厚(箭头所示)。黑色的免疫

复合物主要位于内皮膜下的位置。

01

02

03

可急性发作,也可慢性发作。多为加重与缓解交替。

全身表现:发热、全身不适、乏力、体重减轻等

皮肤与粘膜:80%病人有损害。最常见的是皮肤暴露部位出现对称性皮疹,典型者与两面颊和鼻梁部位呈蝶型红斑,也可在面部及四肢躯干见盘状红斑

临床表现

关节肌肉表现

关节痛

不伴有关节畸形

最易受累的关节:近端指间关节、腕、膝、踝关节

大多呈对称性、游走性

并发症

肾脏:引起“狼疮性肾炎”。最常见和严重。是引起SLE死亡的主要原因

呼吸系统:最常见的有胸膜炎、胸腔积液、狼疮性肺炎等

循环系统:心包炎最常见,严重者心力衰竭。

消化系统: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疼腹泻、肝肿大和功能异常。

血液系统:贫血常见,白细胞、血小板减少

神经系统:脑损害最常见,有幻觉、妄想、癫痫发作

面颊红斑盘状斑

01

日光过敏关节炎

02

心包炎症狼疮肺

03

口腔溃疡肾病变

04

血液系统三减少

05

精神症状非少见

06

心理状态:紧张、焦虑、抑郁、恐惧

病人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程度

家庭经济状况

社会支持系统

心理-社会状况

一般检查:血、尿常规

免疫学检查:

狼疮细胞

自身抗体

免疫病理检查:肾穿刺等

辅助检查

病人血中白细胞破坏后释放的核物质

与抗核抗体结合,在补体参与下,被

中性粒细胞吞噬,形成大块包涵体,

即狼疮细胞。

阳性率60%左右

方法复杂,易受个人影响,不如抗核

抗体简便可靠,所以逐渐被弃用

狼疮细胞

抗核抗体:最敏感指标,阳性率95%-100%,但特异性差(易假阳性)

1

抗双链DNA抗体:特异性高,阳性率65%

2

抗Sm抗体:特异性很高,有确诊价值,是SLE的标志抗体

3

自身抗体

01

皮肤完整性受损

03

口腔粘膜受损

05

焦虑

02

疼痛:慢性关节疼痛

04

潜在并发症:慢性肾衰竭。

护理诊断

1

心理护理

2

病情观察:生命体征(体温)、皮肤粘膜损害程度,尤其是狼疮性脑病,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