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2024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docx
第
第PAGE22页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2024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一、第一部分展览概述
“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由国家文物局指导,敦煌研究院、甘肃简牍博物馆、国家图书馆等单位lián合主办。展览共分为“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明清档案”四个专题。本次展览将分散各处的文献hu1萃一堂,集中了多种类型的珍贵古文献。在这里,我们可以了解中国典籍发展历程中的各种载体及装帧形式,近距离感受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人设身处地感受古文献的魅力。
本次展览展出的史料可谓蔚为大观,展现了中华民族不断继承和发展的精神特质,凸显出典籍文献在文明传承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1.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lián合”表达的是“共同主办展览”的意思,所以应写为“联合”
B.“档案”中的“档”是形声字,因其声旁是“当”,所以应读作“dàng”。
C.“hui萃”表达的是“精美的文献聚集在一起”的意思,所以应写为“会萃”。
D.“载体”指“一切能够承载其他事物的事物”,所以“载”字读作“zài”。
2.文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源远流长 B.设身处地 C.蔚为大观 D.举足轻重
3.下列关于展览的表述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国家图书馆收藏甲骨35651件,约占存世总量的25%左右,是世界上甲骨藏量最多的单位。
B.为进一步提升宣传效果,通过直播活动、线上展览、VR技术等多种方式增进与观众的互动
C.国家图书馆展览部将选取重要展品,利用多媒体手段生动讲述展品故事,让古活起来。
D.古少年走进美好的展览世界,感受艺术与文化带来的无穷魅力,增强了自己的文化视野。
二、文明是需要传承的。一代代学者不懈钻研,努力发掘“四大发现”的学术价值和文化内涵。他们努力让汉学的话语权重新回到中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舞台大放异彩,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共识。
4.请你根据文段内容,选用下列词语,将对联补充完整。(只填写字母)
A典籍B形式C精神家园D中华文脉
上联:聚合文献,徜徉_①,探寻②
下联:拓展③,沉浸光影,共筑④。
5.请你用上“学习”“坚守”“创新”三个词写一段话,号召大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超过7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内外文言比较阅读(21分)
【甲】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齐威王召即墨①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②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昔日赵攻鄄,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③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务尽崐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即墨:古地名,在今山东平度东南。②毁:诽谤,与后文“誉”意思相对。③厚币:丰厚礼品。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公何能及君也及:比得上 B.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诚:确实
C.然吾使人视即墨使:如果 D.烹阿大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