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机电系统安全监控与预警技术规范.pdf

发布:2025-04-26约2.35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T/XJBX0022—2025

机电系统安全监控与预警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机电系统安全监控与预警技术的系统架构与技术指标、关键技术要求、测试与验证及

实施与管理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工业、交通、能源等领域机电系统的全生命周期安全监控与预警设计、实施与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机电系统electromechanicalsystem

由机械、电气、电子、控制模块集成的动态系统。

3.2

安全监控securitymonitoring

通过实时数据采集与分析评估系统状态的过程。

4系统架构与技术指标

4.1分层架构

分层架构见表1。

表1分层架构

层级功能要求技术指标

感知层多源异构数据采集温度测量精度±0.5℃,振动频率范围5Hz~10kHz

传输层数据实时传输有线通信延迟≤50ms,无线通信丢包率≤0.5%

分析层故障诊断与预测支持PCA、深度学习等算法,诊断准确率≥95%

应用层预警可视化与联动支持与PLC、DCS系统联动,响应时间≤1s

4.2冗余与容错

关键传感器(如油压监测)需采用“三取二”表决机制。

主控系统双机热备,切换时间≤500ms。

5关键技术要求

1

T/XJBX0022—2025

5.1数据采集

采样频率:

——高速旋转设备(如离心压缩机)振动信号≥5kHz;

——慢变参数(如环境温度)≥1Hz。

信号处理:需配置硬件抗混叠滤波器,截止频率≥0.8倍采样率。

5.2预警模型

阈值模型:静态阈值(如电压超限±10%)与动态阈值(基于工况自适应调整)。

AI模型:需提供训练数据集(覆盖80%以上故障模式)和验证报告(F1-score≥0.9)。

5.3网络安全

符合GB/T22239-2019三级等保要求,包括:

——数据加密:采用AES-256或SM4算法;

——访问控制:双向身份认证,操作日志留存≥6个月。

6测试与验证

6.1实验室测试

故障模拟:通过电机对拖试验台注入不平衡、不对中、断条等故障。

压力测试:在85%最大负载下连续运行72小时,系统无漏报。

6.2现场验收

指标验证:随机抽取10%监测点,对比离线检测设备数据,误差≤2%。

应急测试:手动触发一级预警,验证设备停机与报警信号同步性。

7实施与管理

7.1安装规范

振动传感器安装位置距轴承座≤100mm,采用M6螺钉刚性固定。

电缆敷设需与动力线间距≥300mm,避免电磁干扰。

7.2维护周期

维护周期见表2。

表2维护周期

部件维护内容周期

温度传感器校准与灵敏度测试6个月

2

T/XJBX0022—2025

表2维护周期(续)

部件维护内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