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重点名校中考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doc
2025届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重点名校中考联考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英国近代铁路运输始于19世纪30年代,当时的英国议会通过了多项的铁路条例支持修建铁路,到七十年代,英国建成了全国的近代铁路运输体系。以下列哪一项重大发明为英国铁路运输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
A.改良蒸汽机
B.发电机的发明
C.内燃机的改进
D.电动机的出现
2.在秦国逐渐强大并实现统一六国的道路上,起到推动作用的历史人物有
①孔子②商鞅③李冰④嬴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扬州学派的代表人物,被当时的知识分子称为“山斗”的是
A.史可法
B.郑板桥
C.张若虚
D.阮元
4.英国人到19世纪中叶几乎已开始相信有一种在世界各地经商的神圣权力,并认为一些政府禁止自己的国家自由贸易是不合自然规律、应受谴责的。英国人形成这种认识的主要原因是()
A.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掌握海上霸权
B.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C.成为世界最大的殖民帝国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5.18世纪70年代,英国城乡人口比例为1∶2,19世纪初上升为2∶3,造成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圈地运动”使农民流入城市 B.工业革命带来的城市化改变了人口分布
C.大量吸收外来移民 D.农村人口大量迁往殖民地
6.下图是不同时期的人们对孔子和儒家认可程度的变化曲线图。图中出现甲、乙所示状况分别与什么现象有关的是
A.农民战争,焚书坑儒
B.焚书坑儒,八股取士
C.百家争鸣,独尊儒术
D.焚书坑儒,独尊儒术
7.西汉时两次出使西域,开“丝绸之路”先河的人物是()
A.汉武帝 B.班超 C.张骞 D.甘英
8.2018年11月高雄市长韩国瑜谈道:“我承认‘九二共识,一中各表’,因为热爱中华。”他认为,“九二共识”是目前海峡两岸和平共存的最好方式,所以对此完全遵照和认同。“九二共识”的核心是()
A.“一国两制” 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和平统一中国 D.两岸开展政治对话
9.莫斯《俄国史》写道:“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逼迫沙皇政府展望未来并加快现代化的步伐,因为如若不然,俄国就会永远不再是一个强国。”此后,俄国通过改革
A.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拥有土地所有权
B.建立了具有近代意义的君主立宪制
C.俄国变成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强国
D.促进了手工工场向机器生产的过渡
10.下面是我国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的增长统计表(单位:亿美元)。该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对外贸易
(进出口)
1980年
1990年
2000年
2015年
381.4
1154.4
4722.9
39600
引进外资
1984年
1990年
2000年
2015年
270.5
1028.9
5935.6
1262.7
A.对农村土地政策的调整
B.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D.对外开放逐步扩大
11.下列有关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有()
A.它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快B.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C.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D.对发展中国家来说都是不利因素
12.有学者说:“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该学者意在强调辛亥革命
A.实现了“平均地权”的政治 B.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的政体
C.提高了“民主平等”的思想意识 D.改变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
13.19世纪中期,世界历史发生了重大变化,根据相关知识回答:
(1)在这一时期影响俄、日、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各自问题是什么?
(2)它们各是通过什么途径解决的?
(3)这些问题的解决对这些国家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14.近代化主要是指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确立的过程,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近代化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
(1)中国近代化艰难起步的历史进程中,主要经历了哪些运动?
(2)这些运动分别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主张?
(3)这些思想对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分别起了什么积极作用?
15.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反封建的民主思潮走向立法,请分别列举出英国、法国为确立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