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机场航站楼扩建工程安装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建设.docx
沈阳机场航站楼扩建工程安装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建设
一、工程概述
沈阳桃仙国际机场作为东北地区的核心航空枢纽,近年来旅客吞吐量持续增长,现有设施已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航空需求。为提升机场的服务能力和运行效率,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启动了航站楼扩建工程。此次扩建的主要内容包括:
1.新建南一跑道,长度3800米,宽度45米;
2.扩建现有T3航站楼,提升其容量和功能;
3.新增T4航站楼,作为未来发展的核心设施;
4.配套建设空管、供油、驻场单位等相关设施。
扩建工程总投资约107亿元,旨在通过提升硬件设施和优化功能布局,满足旅客的出行需求,同时增强机场的区域竞争力。
二、设计目标
1.施工质量:确保航站楼扩建工程的质量达到国家相关标准,满足机场未来运营需求。
2.施工安全: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保障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3.施工进度: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4.成本控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合理控制工程成本。
5.环保与文明施工: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注重工地文明施工。
三、施工组织
1.项目管理团队
施工组织设计将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管理团队,包括施工员、技术员、质量管理人员等。团队将明确各成员的职责,确保施工流程高效运转。
2.施工流程
基础施工:完成地基处理和基础结构建设;
主体施工:包括钢结构、幕墙、机电设备安装等;
装饰装修:对航站楼内部进行装饰和功能区域划分;
设备调试:确保各系统(如电气、暖通、弱电)正常运行;
竣工验收:完成全面验收,确保工程质量达标。
3.施工资源
人力资源:根据施工需求配置技能匹配的施工人员,并组织安全培训;
设备材料:制定详细的设备采购和材料供应计划,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和供应稳定性;
机械设备:合理选择施工机械设备,提高施工效率。
四、施工技术方案
1.电气安装:包括变配电、供电照明系统等,需符合国家电气安装规范。
2.暖通空调:安装采暖、通风与空调系统,优化室内环境。
3.消防系统:设计并安装高效可靠的消防系统,保障航站楼安全。
4.弱电系统:包括弱电管道、线槽及信息插座等,为航站楼的信息化运营提供支持。
施工中还将采用先进的安装技术和工艺,如模块化施工和智能化设备,以提升施工效率和质量。
五、安全与质量控制
1.安全措施:制定安全规章制度,开展定期安全检查,制定应急预案,确保施工安全。
2.质量保证: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工程符合设计要求。
3.环境保护:采取降噪、防尘、废弃物管理等措施,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六、进度计划
根据工程规模和复杂程度,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明确各阶段的时间节点和关键节点,确保工程按计划推进。
七、风险评估与应对
1.风险识别:分析可能影响施工的风险因素,如天气、设备故障、人力资源短缺等。
2.应对策略:针对各类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八、文明施工与环保措施
1.文明施工:保持工地整洁,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环保措施: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废弃物排放,推广节能减排技术。
九、协调与沟通
建立与机场管理方、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的沟通协调机制,确保施工过程中各方信息畅通,及时解决问题。
沈阳机场航站楼扩建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是确保工程高效、安全、质量可靠的重要工具。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该工程将为沈阳桃仙国际机场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进一步提升其区域航空枢纽地位。
四、施工技术方案
1.钢结构施工技术
沈阳机场航站楼扩建工程中,钢结构施工是核心环节之一。主要施工内容包括钢柱、钢梁的安装和焊接。施工流程如下:
材料准备: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钢材,确保材料质量。
加工与运输:在工厂内完成钢构件的加工,运输至施工现场。
现场安装:采用大型吊装设备进行钢柱、钢梁的吊装定位,确保结构稳定性。
焊接工艺:采用先进的焊接技术,如气体保护焊或埋弧焊,确保焊接质量。
质量控制:对每道工序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确保钢结构符合设计要求。
2.幕墙安装技术
幕墙是航站楼外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的美观性和功能性。施工流程包括:
材料选择:选用高性能的玻璃、金属板等幕墙材料。
框架安装:安装幕墙的支撑框架,确保框架的垂直度和水平度。
面板安装:将幕墙面板按照设计图纸进行精准安装,注意面板之间的密封性。
清洁与维护:安装完成后,对幕墙进行清洁,确保表面无污渍。
3.机电设备安装技术
机电设备安装是航站楼功能实现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
供配电系统:安装变压器、配电柜等设备,确保供电稳定。
空调与通风系统:安装空调机组、新风系统等,确保室内空气质量和温度适宜。
消防系统:安装火灾报警系统、喷淋系统等,保障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