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23_T2387—2019_盐碱化草地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规程_黑龙江省.docx

发布:2025-04-24约2.13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

65.020.01

B05

DB23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23/T2387—2019

盐碱化草地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DB23/T2387—2019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的编写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黑龙江省森林植物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红媛、杨帆、李险峰、武海涛、王志春、梁正伟、李景鹏、李思雯、胡延宝、

石丹、周丽娜、郑洪韬。

I

DB23/T2387—2019

盐碱化草地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盐碱化草地植被恢复与重建的基本原则、盐碱化草地分级、盐碱化草地植被恢复方式、

重度盐碱化草地羊草移栽。

本标准适用于盐碱化草地植被恢复与重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9377天然草地退化、沙化、盐渍化的分级指标

3

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包括:

a)应以自然恢复为主,人为干预为辅;

b)应根据盐碱化草地分级选择不同植被恢复方式;

c)应选择乡土植物物种,因地制宜,合理配置植物组合;

c)应根据盐碱化草地的自身特征和植被演替规律,有针对性、有目标的分步骤、分阶段实施。

依据GB19377的草地盐渍化程度分级必须监测项目,根据草地总覆盖度、土壤含盐量、土壤pH

值、盐碱斑面积、草地总产草量和可食草产量占总产草量比例的变化率等指标,对待恢复和重建的盐碱

化草地进行盐碱化程度判断,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级。

草地植物中耐盐碱植物成为主要伴生种,相对于原有草地总覆盖度减少率6%~20%,0cm~20cm

土壤含盐量增加率10%~40%,土壤pH值增加率11%~20%,盐碱斑面积增加率11%~15%,草地总

产草量减少11%~20%,可食草产量占总产草量比例的减少率11%~20%。

草地植物中耐盐碱植物占绝对优势,相对于原有草地总覆盖度减少率21%~50%,0cm~20cm土

壤含盐量增加率41%~60%,土壤pH值增加率21%~40%,盐碱斑面积增加率16%~30%,草地总产

草量减少率21%~70%,可食草产量占总产草量比例的减少率21%~40%。

1

DB23/T2387—2019

草地上仅存少量稀疏耐盐碱植物,不耐盐碱植物消失,相对于原有草地总覆盖度减少率大于50%,

0cm~20cm土壤含盐量增加率大于60%,土壤pH值增加率大于40%,盐碱斑面积增加率大于30%,

草地总产草量减少率大于70%,可食草产量占总产草量比例的减少率大于40%。

5

盐碱化草地植被恢复方式

5.1

轻度盐碱化草地恢复

应以封育自然恢复为主,综合应用有机肥施用、补水等技术。

中度盐碱化草地恢复

5.2

5.2.1以封育和人工重建草地植被两种方式并重。植被相对较好的草地区封育,盐碱斑和植被较差的草

地区人工重建植被。

5.2.2人工重建植被,应以人工混种禾本科和豆科牧草为主。常用耐盐碱牧草参考播种量和深度见附录A。

5.2.3人工重建植被,应综合应用机械深松整地、有机肥施用、补水等技术。

5.3

重度盐碱化草地恢复

5.3.1以人工重建草地植被为主,辅助封育。

5.3.2人工重建植被,应以人工移栽重建方式恢复本地耐盐碱草地植被为主,优选羊草移栽。

5.3.3人工重建植被,应综合应用机械深松整地、有机肥施用、补水等技术。

6

6.2.1在重度盐碱化草地盐碱斑集中分布区域,采用耕作机械旋耕耙平重度盐碱草地,整地深度5cm~

20cm。

2

DB23/T2387—2019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耐盐碱牧草的播种量和播种深度

常用耐盐碱牧草的播种量和播种深度见表A.1。

表A.1耐盐碱牧草的播种量和播种深度表

牧草

拉丁文学名

耐土壤盐碱pH值播种量(kg/hm

2

播种深度(cm)

紫花苜蓿

沙打旺

Medicagosativa

Astragalusadsurgens

Melilotusalbus

7~8

7~10

7~9

25~30

8~15

2~3

1~2

2~4

2~4

2~3

2~3

2~3

2~3

2~4

白花草木樨

黄花草木樨

羊草

15~25

15~25

30~60

45~605

220~300

30~45

Melilotusofficinalis

Leymuschinensis

Leymussecalinus

Agropyroncristatum

Elytrigiarepens

7~9

7~10

7~10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