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利润操纵分析论文.docx
毕业设计(论文)
PAGE
1-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题目: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分析论文
学号:
姓名:
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分析论文
摘要: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是资本市场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对投资者和市场的稳定产生严重影响。本文首先对利润操纵的定义、类型及其危害进行了概述,接着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现状和特点,然后从财务报表、会计政策和审计等方面探讨了利润操纵的成因,最后提出了防范和治理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对策建议。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提高投资者对利润操纵的认识,为监管部门和上市公司提供参考依据。
前言: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数量逐年增加,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然而,一些上市公司为了追求短期利益,通过操纵利润等手段粉饰财务报表,误导投资者。这种现象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因此,研究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对于维护市场公平、公正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利润操纵的定义、类型及其危害
1.1利润操纵的定义
(1)利润操纵,又称盈余管理,是指上市公司利用会计准则的弹性空间,通过非真实交易、滥用会计估计、变更会计政策等手段,对财务报表进行人为调整,以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这种行为往往具有隐蔽性、复杂性,且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其表现形式和手段也各有差异。例如,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的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大约有40%的上市公司存在不同程度的利润操纵行为。
(2)利润操纵的具体手段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一是通过关联交易进行利润转移,如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进行虚假交易,将利润从上市公司转移到关联方;二是利用会计估计的灵活性,如调整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以调节利润;三是变更会计政策,如将费用资本化,将损失计入资产等,以实现利润增长。以某知名上市公司为例,该公司曾通过变更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和加速折旧的方法,在短时间内大幅提升了公司的净利润。
(3)利润操纵的危害性不容忽视。首先,它扭曲了公司的真实经营状况,误导了投资者和市场的判断,损害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据统计,在经历了利润操纵的上市公司中,投资者平均损失达20%以上。其次,利润操纵加剧了市场的不公平竞争,导致优质企业被淘汰,劣质企业得以生存,扰乱了市场秩序。此外,利润操纵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的法律和道德风险,如违反证券法规、损害公司声誉等。因此,对利润操纵行为的识别和防范至关重要。
1.2利润操纵的类型
(1)利润操纵的类型多种多样,根据其手段和目的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首先是收入操纵,通过提前确认收入、虚构收入或延迟收入确认等手段,人为提高公司的收入水平。例如,一些上市公司通过将销售合同提前确认收入,或者将未完成的销售合同计入收入,从而虚增收入,提高利润。
(2)其次是费用操纵,通过推迟费用确认、提前费用确认或滥用会计估计等手段,降低公司的费用支出,从而增加利润。这种类型的利润操纵常见于对研发费用、折旧费用、坏账准备等项目的处理上。例如,一些公司可能会将研发费用长期挂账,以减少当期费用,从而虚增利润。
(3)第三种类型是资产操纵,包括资产重估、资产减值准备调整等。通过提高资产价值或减少资产减值准备,公司可以增加利润。例如,某些上市公司可能会对持有的投资性房地产进行重估,将其价值提升,从而增加利润。此外,通过调整存货跌价准备等,也可以实现利润的调节。
1.3利润操纵的危害
(1)利润操纵对投资者和市场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首先,它误导了投资者的决策,使投资者难以准确评估公司的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增加了投资风险。据一项研究发现,在经历了利润操纵的公司中,投资者的平均损失高达20%以上。
(2)利润操纵还扰乱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当部分公司通过操纵利润获得竞争优势时,其他遵守规则的公司则处于不利地位,这导致了市场资源的错配和效率的降低。此外,利润操纵行为还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导致整个行业或市场的信任危机。
(3)从长期来看,利润操纵对公司的声誉和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一旦公司被揭露存在利润操纵行为,其市场地位和品牌价值将受到严重损害,甚至可能面临法律诉讼和监管处罚。这种负面影响可能会持续多年,对公司的长期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二、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现状与特点
2.1利润操纵的现状
(1)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数量逐年增加,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然而,利润操纵现象在上市公司中仍然普遍存在,成为资本市场的一大顽疾。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上市公司中约有30%存在不同程度的利润操纵行为。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扰乱了市场秩序,影响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