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用药.pptx
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用药
2
抗帕金森病药(Parkinson’sdisease,PD)抗震颤麻痹药(Paralysisagitans)
3概述PD是中枢神经锥体外系的非遗传性、慢性、进行性的神经疾病。发病率为1-1.5%。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上,随着社会老龄化,呈上升趋势。主要症状为震颤(静止性)、紧张强直、运动障碍,因肌张力增强而常呈特殊的面容、姿势与步态。
4
5
6
7分类:原发性震颤麻痹(帕金森病)——1817年帕金森医生首先报道此疾病。继发性震颤麻痹(帕金森综合征)从1997年开始,每年的4月11日被确定为“世界帕金森病日”。这一天是帕金森病的发现者——英国内科医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的生日。
8病因:DA神经元变性,导致DA不足,ACh相对兴奋。NE神经元变性,导致NE不足。组胺和5-羟色胺之间的平衡被破坏。
9多巴胺缺失学说80%DA能神经DA20%Ach能神经DA单击此处添加正文。DA(-)PD:震颤、僵直、运动障碍壳核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尾核肌肉运动黑质DA脊髓前角运动神经Ach(+)
10正常人中脑有一条狭长的黑色素沉着部位帕金森病人中脑的相应部位则颜色浅淡,这是黑质神经元减少的缘故。
11处理原则AchDA↑黑质DA阻断Ach受体药理拟多巴胺类药胆碱受体阻断药(L-DOPA)(如苯海索)
12常用药物多巴胺类药中枢抗胆碱药
13一、多巴胺类药增加DA前体物质-左旋多巴(Levodopa,L-dopa)
14【体内过程】po吸收迅速←胃排空延缓、胃液pH↓、高蛋白饮食,均↓F副作用DA外周95%治疗作用多巴脱羧酶中枢1%L-dopa(前体药物)
15【药理作用及应用】抗帕金森病增加纹状体中多巴胺含量,增强抑制性递质DA的作用,降低肌张力。对大多数PD患者疗效显著,但仅缓解症状,不能阻止病情发展。
16【作用特点】奏效慢,2~3周显效,1~6个月获得最大疗效,作用持久,且随用药时间延长而递增。对80%的PD患者有较好疗效,治疗初期效显。1对轻症及年轻患者疗效较好,而对重症及年老衰弱者疗效差;2改善肌肉强直和运动迟缓肌肉震颤表情言语、书写、吞咽、呼吸3对抗精神病药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无效,因这些药物有阻断中枢多巴胺受体的作用。4
17【不良反应】早期反应胃肠道反应:发生率80%D2-R阻断药多潘立酮(吗丁林)DA刺激胃肠道;兴奋呕吐中枢D2-R
18(1)直立性低血压:30%心血管反应心绞痛、心律不齐DA作用N末梢→抑制释放NE兴奋血管壁的DA-R→血管舒张(+)心脏β-R
19←左旋千金藤啶碱1.运动过多症DA-R过度兴奋→手足、躯体和舌的不自主运动长期反应氯氮平精神症状10%~15%
2001症状波动:40%~80%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03机制:DA的贮存能力↓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02“开-关反应”开:活动正常或几近正常关:突然出现严重的PD症状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04溴隐亭、司来吉兰等调整用药方法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21氨基酸脱羧酶(AADC)抑制药卡比多巴(carbidopa)又称α-甲基多巴肼,洛得新。是较强的AADC抑制剂。不能透过血脑屏障,与l-dopa合用时仅抑制外周AADC的活性,从而减少l-dopa在外周组织的耗损,同时提高脑内的DA浓度,减轻不良反应。
22与L-dopa合用的优点使左旋多巴的最适剂量减少75%;减轻和防止左旋多巴对心脏的毒性作用;在治疗开始时,能更快地达到左旋多巴的有效剂量。临床上将卡比多巴与左旋多巴以1:4或1:10的剂量配伍(心宁美或美多巴)。作为治疗帕金森病的辅助用药。单独应用无效。
23溴隐亭(bromocriptine)【药理作用】激动垂体的多巴胺(D2)受体,激动黑质纹状体通路的多巴胺(D2)受体,减少催乳素和生长激素释放。【用途】1.帕金森病与L-DOPA合用2.闭经或溢乳3.垂体瘤【不良反应】胃肠反应、体位性低血压、心率失常DA受体激动药#2022
24金刚烷胺(Amantadine)原是抗病毒药,1972年意外发现它能缓解帕金森病人的症状。作用特点:疗效不及左旋多巴,但优于胆碱受体阻断药;见效快而持效短,用药数天可获最大疗效,连续用药6-8w后疗效逐渐减弱。与l-dopa合用有协同作。促多巴胺释放药#2022
25常用药物盐酸苯海索(安坦)盐酸丙环定(卡马特灵、开马君)二、中枢抗胆碱药
26特点改善肌强直及运动障碍效果好,对肌肉震颤的影响小。疗效不如拟多巴胺类药物。对阻断DA受体的药物(如抗精神病药)所致震颤麻痹有效。与左旋多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