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精神科护理三基考试题+答案.docx
【推荐】精神科护理三基考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关于幻觉的定义,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对客观事物的错误感受
B.对客观事物的胡思乱想
C.缺乏相应客观刺激时的感知体验
D.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感知体验
E.缺乏客观刺激时的思维过程
答案:C
解析:幻觉是指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是一种虚幻的知觉。A选项对客观事物的错误感受是错觉的定义;B选项对客观事物的胡思乱想不属于幻觉的范畴;D选项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感知体验是正常的感觉和知觉;E选项幻觉是感知体验,而非思维过程。
2.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A.精神病患者的精神活动都是不正常的
B.精神病患者的精神活动不是全部不正常
C.精神病患者的精神活动都是正常的
D.精神病患者的精神活动与正常人的精神活动没有区别
E.以上都不对
答案:B
解析:精神病患者只是在某些方面的精神活动出现障碍,并非其全部精神活动都不正常。比如,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存在幻觉、妄想等异常表现,但他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基本认知、情感反应等方面可能还是正常的。所以A选项“都是不正常的”说法错误;C选项“都是正常的”显然不符合实际;D选项精神病患者与正常人在精神活动上有明显区别。
3.最常见的幻觉是()
A.幻视
B.幻嗅
C.幻听
D.幻味
E.幻触
答案:C
解析:在各种幻觉类型中,幻听是最常见的。幻听可以表现为言语性幻听,如听到有人对自己说话、议论自己等,在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中较为多见。幻视、幻嗅、幻味、幻触相对幻听来说出现的频率要低一些。
二、填空题
1.精神科护理观察的内容包括(精神症状)、(心理状态)、(躯体情况)、(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解析:对精神科患者进行全面的观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精神症状如幻觉、妄想、思维紊乱等是评估病情的关键;心理状态包括患者的情绪、认知、意志等方面;躯体情况如生命体征、饮食、睡眠等能反映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则有助于判断治疗方案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2.约束带使用的目的是(保护患者安全)、(防止患者伤害他人)、(保证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解析:在精神科,当患者出现冲动、自伤、伤人等危险行为时,使用约束带可以限制其活动,避免对自身或他人造成伤害。同时,在进行一些必要的治疗和护理操作时,约束带能保证操作的顺利进行,减少意外发生。
三、判断题
1.精神科护士与患者交谈时,应尽量使用专业术语,以显示自己的专业水平。(×)
答案:错误
解析:精神科护士与患者交谈时,应使用简单易懂、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免使用过多专业术语。因为患者可能对专业术语不理解,使用专业术语会影响沟通效果,不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2.对于有自杀倾向的患者,应将其安排在单人房间,以方便观察和护理。(×)
答案:错误
解析:对于有自杀倾向的患者,不宜安排在单人房间。单人房间患者容易产生孤独感,且在没有他人及时发现的情况下,更容易实施自杀行为。应将其安排在易于观察的大房间,便于护士随时观察患者的动态。
四、解答题
1.简述精神科安全护理的主要内容。
答案:
掌握病情:护士要熟悉患者的病情,了解哪些患者有自杀、自伤、伤人、毁物、出走等危险行为倾向,做到心中有数,重点观察。
加强巡视:定时巡视病房,一般每1530分钟巡视一次,密切观察患者的行为、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处理。
安全管理:病房的设施要安全,如门窗要牢固,无破损;电源、电器设备要定期检查,防止漏电;危险物品如刀、剪、绳等要严格管理,严禁带入病房。
约束带使用管理:严格掌握约束带的使用指征,使用时要注意方法正确,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同时要定期松解约束带,观察局部血液循环情况。
患者外出管理:患者外出检查、活动等要有专人陪同,防止走失或发生意外。
加强安全教育:向患者及家属宣传安全知识,告知其病房的安全规定和注意事项,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2.如何对精神科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答案: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尊重患者,以热情、真诚、耐心的态度对待患者,倾听他们的诉说,理解他们的感受,取得患者的信任。
评估患者心理状态:通过与患者交谈、观察等方式,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情绪变化、认知情况等,为心理护理提供依据。
支持性心理护理: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给予安慰、鼓励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精神疾病的相关知识,包括病因、症状、治疗方法、预后等,让他们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积极配合治疗。
心理疏导: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恐惧等,采用适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