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隧道下穿既有铁路施工控制技术要点分析.pdf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盾构隧道下穿既有铁路施工控制技术要点分析
白国宇
西安铁一院工程咨询管理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00
摘要:为降低隧道下穿施工沉降,避免影响既有隧道,以某城市的盾构隧道下穿既有隧道工程为例展开相关施工
技术分析。结合新建盾构隧道与既有隧道交汇区域地质情况以及施工难点和风险,选择加泥式土压平衡盾构机进
行盾构隧道施工,并从盾构姿态监控、盾构下穿参数控制、下穿施工控制、二次注浆、盾构施工监测等几个方面
对盾构下穿施工技术进行控制。实践表明:所采用的下穿施工技术保证了新建隧道的施工质量,同时避免了对既
有隧道造成影响。
关键词:盾构隧道;下穿;既有隧道;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U455
0引言距离达到9.9m,水平净距离为8.7m,且两者的平面交
角约为60°,竖向最小净距离为3.2m,交汇处的新建
在城市地下交通网络的建设中,新建隧道下穿既
隧道覆土厚度达到18m。新旧隧道的交汇剖面图如图1
有隧道的工程是一项难以攻克的瓶颈。施工技术的合
所示。
理选择与严格的施工质量控制,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整
在隧道施工的实践中,通过地质勘察精确界定了
[1]
体安全性与有效性。不当的施工方法可能引发土体沉
新旧隧道的交汇区域及新建盾构隧道施工区域的地质
降与变形,进而危害既有隧道的安全运营,甚至导致
[2]
特征。该交汇区域以粉砂层为主,地下水位的埋深超
结构性损伤。
过3m,且其动态变化幅度在1~1.5m之间,承压水位
以某城市的盾构隧道下穿既有隧道工程为例,本
约为6.5m。
文深入探讨了盾构施工中的技术选用,为相关领域的
工程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依据。通过案例研究发现,充
分运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并结合对土体行为的精确预
测,能够有效降低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确保既有
隧道的安全性与施工的高效性。此研究为未来类似项
目的实施提供了重要指导,彰显了科学施工在城市交
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性。
1工程概况
在本案例工程中,新建的盾构隧道采用土压平衡
式设计,左右双线的长度分别为3126.3m和3126.5m,图1两条隧道的交汇剖面图
外径为6.7m,内径为6m。而既有隧道的内外径则为
6.3m和5.5m;新建隧道与既有隧道之间的最小垂直净
表1地质土层物理参数
参数粉质粘土粉土粉砂粉砂质粘土
3
密度/(g/cm)1.921.871.991.94
含水量/%31.2229.9822.7823.41
内聚力/kPa17.2132.5512.9041.34
内摩擦角/°17.9133.0226.7217.92
泊松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