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生理学课件第六章内分泌.pptx

发布:2025-04-22约1.27万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内分泌(Endocrine)授课教师:鲁伟生理教研室

第一节概述内分泌(endocrine)内分泌系统是由内分泌腺和分散存在某些组织器官中的内分泌细胞组成的一个信息传递系统,它与神经系统密切联系,相互配合,共同调节机体的各种功能活动,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激素(hormone)由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高效能的生物活性物质,经组织液或血液传递而发挥其调节作用,此种化学物质称为激素。

1902年,英国生理学家Bayliss和Starling发现secretin,命名此类物质(Hormone)1923年,Banting和Best用Insulin治疗14岁的频死的糖尿病患者→→治愈1965年,上海生化所合成胰岛素,人类第一次人工合成的蛋白质激素1977年,R.Yalow获奖,创立激素放免测定法(RIA)

内分泌腺和散在的内分泌细胞: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性腺和松果体;散在于消化道粘膜、心、肾、肺、皮肤、胎盘以及下丘脑兼有内分泌功能的神经细胞等。激素的传递方式:远距分泌(telecrine)、旁分泌(paracrine)、自分泌(autocrine)、神经分泌(neurocrine)

一、激素的分类(表11-1)(一)含氮激素1.肽类和蛋白质类激素下丘脑调节肽、神经垂体激素、腺垂体激素、胰岛素、甲状旁腺素、降钙素及消化道激素等。2.胺类激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甲骨文状腺激素(E、NE、T3、T4)(二)类固醇(甾体)激素1.肾上腺皮质和性腺分泌的激素皮质醇、醛固酮、雌激素、孕激素及雄激素。2.1,25-二羟维生素D3(三)前列腺素——脂肪酸衍生物

二、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一)激素的信息传递作用——对靶细胞起着信使作用(二)激素作用的相对特异性——选择性作用于靶器官、靶组织、靶细胞,与其上有该激素的特异性受体有关。(三)激素的高效能生物放大作用——激素与受体结合后,在细胞内发生一第列酶促放大作用,逐级放大,形成一个效能极高的生物放大系统。(四)激素间的相互作用——协同作用或拮抗作用、允许作用

三、激素作用的机制#2022

2.受体调节是指对受体数量及亲和力的调控与影响。01增量调节或上调(upregulation)02减量调节或下调(downregulation)03

含氮类激素的作用机制——第二信使学说由Sutherland学派60年代提出,认为激素是第一信使,作用于靶细胞上的相应受体,激活膜内的腺苷酸环化酶,在细胞内产生cAMP,而cAMP作为第二信使,激活依赖cAMP的蛋白激酶(PKA),进而催化细胞内各种底物的磷酸化反应,引起细胞各种生物效应。后来研究证明第二信使还有cGMP、IP3、DG及Ca2+。在跨膜信息传递过程中起重要耦联作用的调节蛋白是鸟苷酸结合蛋白(G蛋白)。

G蛋白在跨膜信息传递中的作用G蛋白:鸟苷酸结合蛋白(guaninenucleotide-bindingregulatoryprotein),由α、β和γ亚单位组成,其中α亚单位起催化亚单位作用。G蛋白分为Gi(抑制型)和Gs(兴奋型),抑制或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减少或增加cAMP生成。对于cGMP,则是影响鸟苷酸环化酶,改变cGMP的产量。以IP3和DG为第二信使的信息传递系统细胞膜磷脂酰肌醇转变为三磷酸肌醇(IP3)和二酰甘油(DG),并导致胞浆中Ca2+浓度升高。

IP3和DG作为第二信使调节细胞活动的基本过程:在激素作用下相应的膜受体活化,经G蛋白的耦联作用,激活膜内的磷脂酶C(PLC),使PI二次磷酸化成PIP2,分解生成IP3和DG。IP3促使胞内Ca2+贮存库(内质网)释放Ca2+以及由Ca2+释放诱发较长的胞外Ca2+内流,导致胞内Ca2+浓度明显增加,Ca2+再与胞内钙调蛋白(CaM)结合,激活蛋白激酶,促进蛋白质或酶的磷酸化。DG生成后留在膜中,在Ca2+存在时,激活蛋白激酶C(PKC),可使多种蛋白质或酶发生磷酸化,进而调节细胞功能活动。

类固醇激素作用机制——基因表达学说基本过程:类固醇激素分子小,呈脂溶性,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糖皮质激素等先与胞浆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受体蛋白发生构型变化,从而使激素-受体复合物获得进入核内的能力,由胞浆转移至核内,引起相应的生物效应。性激素(雄、雌、孕激素)进入细胞后,可直接穿越核膜,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