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与病理生理学试题库与答案.docx
病理与病理生理学试题库与答案
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
1.引起循环性缺氧的疾病有
A、肺气肿
B、贫血
C、动脉栓塞
D、一氧化碳中毒
E、维生素B1缺乏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循环性缺氧指组织血流量减少使组织氧供应减少所引起的缺氧,又称为低动力性缺氧。动脉栓塞可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引起循环性缺氧。肺气肿主要导致通气功能障碍,引起呼吸性缺氧;贫血是血液性缺氧;一氧化碳中毒是血液性缺氧;维生素B1缺乏主要影响能量代谢过程,可导致组织性缺氧。
2.“癌前病变”最确切的概念是
A、癌肿的早期阶段
B、良性肿瘤发生了癌变
C、一种恶性病变,不可逆转
D、有癌变潜在可能的良性病变,有可能逆转
E、有癌变潜在可能的良性病变,但必然会发展为癌肿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癌前病变”是指某些具有潜在癌变可能性的良性病变,若长期存在可能转变为癌,但不是必然会发展为癌肿,并且有可能逆转。选项A癌前病变不是癌肿的早期阶段;选项B良性肿瘤发生癌变不属于癌前病变;选项C癌前病变不是恶性病变且有可能逆转;选项E说必然会发展为癌肿错误。
3.休克早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
A、多灌少流,灌多于流
B、少灌少流,灌少于流
C、多灌多流,灌多于流
D、多灌多流,灌少于流
E、少灌多流,灌少于流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休克早期,微循环变化的特点是少灌少流,灌少于流。此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儿茶酚胺大量释放,使微动脉、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强烈收缩,动静脉短路和直捷通路开放,结果是微循环灌流量急剧减少,出现少灌少流、灌少于流的情况。
4.下述哪项不符合静脉性充血(即淤血)
A、小动脉扩张
B、局部温度降低
C、局部组织肿胀
D、局部紫绀
E、间质水肿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静脉性充血时,局部小动脉是收缩的,而不是扩张。静脉性充血会导致局部组织出现紫绀、温度降低、组织肿胀、间质水肿等表现。
5.干性坏疽出现的部位常常是
A、脾
B、肝
C、肺
D、手、足
E、肠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干性坏疽常见于四肢末端,因动脉阻塞而静脉回流相对通畅,局部组织缺血坏死并伴有腐败菌感染,水分蒸发较多,使病变部位干燥皱缩,呈黑褐色,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肺、肠、脾、肝一般不会出现干性坏疽这种类型的病变。
6.关于肾盂肾炎的概念,下列哪项最确切
A、肾间质的化脓性炎
B、以肾小管、肾盂、肾间质为主的化脓性炎
C、肾盂粘膜的化脓性炎
D、肾盂、肾间质、肾小管的非化脓性炎
E、以上都正确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肾盂肾炎是细菌感染引起的以肾盂、肾间质和肾小管为主的化脓性炎症。肾间质的化脓性炎表述不全面,肾盂粘膜的化脓性炎只是肾盂肾炎病变的一部分,肾盂、肾间质、肾小管的非化脓性炎错误,所以最确切的是B选项。
7.下列哪种肿瘤最易经血道转移
A、子宫内膜癌
B、乳腺癌
C、子宫颈癌
D、子宫绒毛膜癌
E、子宫平滑肌肉瘤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子宫绒毛膜癌侵袭破坏血管能力很强,极易经血道转移,常见转移部位是肺、阴道、脑及肝等。子宫平滑肌肉瘤也可发生血道转移,但相对不如绒毛膜癌常见。子宫内膜癌主要通过淋巴道转
移。子宫颈癌主要转移途径是直接蔓延和淋巴道转移。乳腺癌主要转移途径是淋巴道转移,血道转移相对较少见。
8.引起肾盂肾炎最主要的病原菌是
A、链球菌
B、副大肠杆菌
C、肺炎杆菌
D、葡萄球菌
E、大肠杆菌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引起肾盂肾炎最主要的病原菌是大肠杆菌。大肠杆菌是革兰阴性杆菌,是泌尿系统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其主要感染途径是上行感染,细菌从尿道外口进入尿道、膀胱,继而沿输尿管向上蔓延至肾脏,引起肾盂肾炎。其他选项的病原菌也可引起泌尿系统感染,但不如大肠杆菌常见。
9.不属于细胞、组织的适应性变化的病变是
A、发育不全
B、萎缩
C、肥大
D、化生
E、增生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发育不全是指器官或组织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未能正常发育至正常大小或结构,不属于细胞、组织的适应性变化,而是先天性的发育异常。萎缩是已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肥大是由于功能增加,合成代谢旺盛,使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增生是细胞有丝分裂活跃而致组织或器官内细胞数目增多的现象;化生是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所取代的过程,这些都属于细胞、组织的适应性变化。
10.关于炎症的叙述,哪项错误
A、炎症是机体重要的防御反应
B、血液中不成熟的杆状核中性粒细胞占比增多,称为核左移
C、末梢血白细胞计数超过正常,称为类白血病反应
D、炎症时可引起淋巴结增大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类白血病反应通常是由于严重感染、恶性肿瘤、中毒、
大量出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