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胸痛与心肌梗死救治相关知识测试试卷.docx
急性胸痛与心肌梗死救治相关知识测试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0题)
1.急性胸痛患者就诊时,以下哪种情况最可能提示心肌梗死?
A.胸痛伴咳嗽咳痰
B.胸痛伴呼吸困难
C.胸痛伴压榨性、濒死感,持续不缓解
D.胸痛伴头晕
答案:C。解析:心肌梗死典型症状为压榨性、濒死感胸痛且持续不缓解,而咳嗽咳痰多见于呼吸系统疾病;呼吸困难可见于多种心肺疾病;头晕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并非心肌梗死特征性伴随症状。
2.急性心肌梗死最早出现的症状是:
A.恶心、呕吐
B.发热
C.疼痛
D.心律失常
答案:C。解析:急性心肌梗死最早出现的症状通常是疼痛,疼痛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似,但程度更重,持续时间更长。恶心、呕吐可在疼痛剧烈时出现;发热一般在发病后24-48小时出现;心律失常多在起病1-2天内出现。
3.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特异性最高的心肌坏死标志物是:
A.肌酸激酶
B.肌酸激酶同工酶MB
C.肌红蛋白
D.肌钙蛋白
答案:D。解析:肌钙蛋白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特异性最高的标志物,在发病后3-6小时开始升高,10-24小时达到峰值,持续7-14天。肌酸激酶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也有一定特异性,但不如肌钙蛋白;肌红蛋白出现早,但特异性较差。
4.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
A.房性早搏
B.室性早搏
C.心房颤动
D.房室传导阻滞
答案:B。解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室性早搏,可发展为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房性早搏、心房颤动、房室传导阻滞也可出现,但相对较少见。
5.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室颤动时,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A.静注利多卡因
B.同步直流电除颤
C.非同步直流电除颤
D.静注胺碘酮
答案:C。解析:心室颤动是最严重的心律失常,一旦发生应立即进行非同步直流电除颤,这是抢救心室颤动的首要措施。静注利多卡因、胺碘酮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室性心律失常,但不是心室颤动的首选治疗;同步直流电除颤主要用于治疗室上性和室性心动过速。
6.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第1周的护理措施中,错误的是:
A.绝对卧床休息
B.协助翻身、进食、洗漱
C.可在床上做四肢被动运动
D.可在床边活动
答案:D。解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第1周应绝对卧床休息,以减少心肌耗氧量,避免病情加重。协助患者翻身、进食、洗漱等生活护理;可在床上做四肢被动运动,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一般在病情稳定后,如第2周可根据患者情况逐渐在床上坐起、床边站立等,但第1周不宜在床边活动。
7.以下哪项不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症?
A.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
B.心脏破裂
C.肺栓塞
D.心室壁瘤
答案:C。解析:急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症包括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心脏破裂、心室壁瘤、栓塞(脑、肾、脾或四肢等动脉栓塞)、心肌梗死后综合征等。肺栓塞多是由于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引起,并非急性心肌梗死的直接并发症。
8.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尿激酶的目的是:
A.解除疼痛
B.溶解血栓
C.控制心律失常
D.降低心脏前负荷
答案:B。解析:尿激酶是一种溶栓药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尿激酶的目的是溶解冠状动脉内的血栓,使堵塞的血管再通,恢复心肌灌注,挽救濒死心肌。解除疼痛常用吗啡等药物;控制心律失常根据不同类型选用相应抗心律失常药物;降低心脏前负荷常用利尿剂等。
9.急性胸痛患者心电图ST段弓背向上抬高,最可能的诊断是:
A.变异型心绞痛
B.急性心包炎
C.急性心肌梗死
D.心肌病
答案:C。解析:急性心肌梗死典型心电图表现为ST段弓背向上抬高,随后出现病理性Q波等动态演变。变异型心绞痛心电图表现为ST段抬高,但发作缓解后可恢复正常;急性心包炎心电图表现为广泛导联ST段弓背向下抬高;心肌病心电图多表现为各种心律失常、心室肥厚等改变。
10.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心肌酶中,升高最早的是:
A.肌酸激酶
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C.乳酸脱氢酶
D.肌酸激酶同工酶MB
答案:D。解析:肌酸激酶同工酶MB在急性心肌梗死后4小时内升高,是血清心肌酶中升高最早的。肌酸激酶一般在发病后6-10小时开始升高;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在发病后6-12小时开始升高;乳酸脱氢酶在发病后8-10小时开始升高。
1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饮食护理错误的是:
A.低热量、低脂、低胆固醇
B.少量多餐
C.避免过饱
D.多吃含纤维素少的食物
答案:D。解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给予低热量、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少量多餐,避免过饱,以减少心脏负担。同时应多吃含纤维素多的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防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