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临床常见病症诊断与急救措施试卷.docx
医学临床常见病症诊断与急救措施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0题)
1.患者突发胸痛,疼痛呈压榨性,伴大汗、濒死感,首先考虑的疾病是()
A.胸膜炎
B.气胸
C.心绞痛
D.急性心肌梗死
答案:D。急性心肌梗死典型症状为突发胸痛,呈压榨性,伴大汗、濒死感等;胸膜炎多为刺痛或牵拉痛;气胸多为突发一侧胸痛伴呼吸困难;心绞痛疼痛一般持续时间较短,程度相对较轻。
2.对于高热患者,体温超过多少度可采用酒精擦浴降温()
A.38℃
B.38.5℃
C.39℃
D.40℃
答案:C。一般体温超过39℃可采用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方法。
3.下列哪种心律失常最严重()
A.房性早搏
B.室性早搏
C.心房颤动
D.心室颤动
答案:D。心室颤动是最严重的心律失常,心脏失去有效的射血功能,可迅速导致患者死亡。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相对较常见,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心房颤动可引起心悸、胸闷等症状,也可导致血栓形成等并发症,但一般不会立即危及生命。
4.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呼出的气味是()
A.烂苹果味
B.大蒜味
C.氨味
D.酒味
答案:B。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呼出气体有大蒜味;烂苹果味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氨味见于尿毒症患者;酒味见于饮酒后。
5.昏迷患者首要的处理措施是()
A.给氧
B.保持呼吸道通畅
C.测量生命体征
D.建立静脉通道
答案:B。昏迷患者由于意识障碍,容易发生呼吸道梗阻,保持呼吸道通畅是首要任务,以防止窒息导致死亡。给氧、测量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道等也是重要的处理措施,但应在保持呼吸道通畅之后进行。
6.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应采取的体位是()
A.平卧位
B.半卧位
C.端坐位
D.头低脚高位
答案:C。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采取端坐位可减少下肢静脉回流,减轻心脏前负荷,同时有利于膈肌下移,改善呼吸功能。平卧位会加重肺淤血和呼吸困难;半卧位效果不如端坐位;头低脚高位会增加回心血量,加重心脏负担。
7.癫痫大发作时,首先应()
A.给氧
B.保持呼吸道通畅
C.注射抗癫痫药物
D.按压患者肢体
答案:B。癫痫大发作时患者意识丧失,容易发生舌后坠、分泌物堵塞呼吸道等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可防止窒息,是首要措施。给氧、注射抗癫痫药物也是重要的处理方法,但应在保持呼吸道通畅之后进行;按压患者肢体可能会导致骨折等意外伤害,不应采用。
8.脑出血患者的首选检查是()
A.CT
B.MRI
C.脑血管造影
D.脑电图
答案:A。CT对脑出血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能够快速、准确地显示出血的部位、出血量等情况,是脑出血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MRI对早期脑出血的诊断不如CT敏感;脑血管造影主要用于诊断脑血管疾病;脑电图主要用于诊断癫痫等疾病。
9.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呼吸特点是()
A.呼吸浅快
B.呼吸深快
C.呼吸缓慢
D.潮式呼吸
答案:B。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由于酸性代谢产物增多,刺激呼吸中枢,导致呼吸深快,称为Kussmaul呼吸。呼吸浅快常见于呼吸肌麻痹等情况;呼吸缓慢可见于颅内压增高等情况;潮式呼吸常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
10.溺水患者救上岸后首先应()
A.倒水处理
B.心肺复苏
C.清除口鼻异物
D.保暖
答案:C。溺水患者救上岸后首先应清除口鼻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以防止窒息。倒水处理目前不主张作为常规操作;若患者呼吸、心跳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保暖也是重要的处理措施,但应在保持呼吸道通畅之后进行。
11.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
A.吸氧
B.高压氧治疗
C.使用呼吸兴奋剂
D.输血
答案:B。高压氧治疗能增加血液中物理溶解氧,提高总体氧含量,促进氧释放和加速一氧化碳排出,可迅速纠正组织缺氧,是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吸氧也有一定作用,但效果不如高压氧治疗;使用呼吸兴奋剂主要用于呼吸抑制的情况;输血一般不用于一氧化碳中毒的治疗。
12.休克患者补液的原则是()
A.先快后慢,先晶后胶
B.先慢后快,先晶后胶
C.先快后慢,先胶后晶
D.先慢后快,先胶后晶
答案:A。休克患者补液应遵循先快后慢、先晶后胶的原则。先快速输入晶体液以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然后再输入胶体液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
13.急性阑尾炎最典型的症状是()
A.转移性右下腹痛
B.恶心、呕吐
C.发热
D.右下腹压痛
答案:A。转移性右下腹痛是急性阑尾炎最典型的症状,约70%-80%的患者具有此表现。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也可出现,但不是最典型的;右下腹压痛是重要的体征。
14.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出现黑便,提示出血量至少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