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规培结业模拟考试题与参考答案.docx
护理规培结业模拟考试题与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
1.下列关于药物服用的方法,错误的是()
A、对牙齿有腐蚀或染色的药物可用引水管吸入,服后漱口
B、止咳糖浆服后不宜立即饮水
C、磺胺类药物服后指导患者多饮水
D、对胃黏膜有刺激的药物宜在饭前服
E、发汗类药物服后嘱患者多饮水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对胃黏膜有刺激的药物宜在饭后服,这样可以减少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而不是饭前服,所以选项D错误。选项A,对牙齿有腐蚀或染色的药物用引水管吸入并服后漱口可防止药物对牙齿的损害,正确;选项B,止咳糖浆服后立即饮水会稀释药物,影响疗效,所以不宜立即饮水,正确;选项C,磺胺类药物服后多饮水可防止结晶形成,正确;选项E,发汗类药物服后多饮水有助于出汗散热,正确。
2.小儿头皮静脉注射时,常用的静脉哪项不是()
A、颞浅静脉
B、耳后静脉
C、额静脉
D、眶上静脉
E、头静脉
正确答案:D
3.甲状腺切除术后患者取半坐卧位的目的是()
A、增加脑部供血量
B、减少回心血量
C、减轻呼吸困难
D、减轻局部出血
E、减轻疼痛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甲状腺切除术后患者取半坐卧位,可使手术部位的血液流向盆腔,减少手术切口处的出血,从而减轻局部出血。而减轻呼吸困难一般不是甲状腺切除术后半坐卧位的主要目的;减轻疼痛不是半坐卧位直接达成的效果;增加脑部供血量和减少回心血量均与甲状腺切除术后半坐卧位的目的无关。
4.世界上第一部护理法颁布于()
A、1912年荷兰
B、1968年英国C、1971年德国D、1919年英国
E、1953年美国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1919年,英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护理法。该护理法的颁布,标志着护理工作在英国走向了法制化的轨道,对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世界各国护理立法提供了借鉴和范例。
5.为了使患者舒适、利于观察病情,应做到()
A、22~24℃
A、病室内光线充足
B、提高病室温度
C、注意室内色调
D、病室内摆放花卉
E、注意室内通风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光线充足便于观察病情,且有利于患者舒适,避免光线昏暗造成患者不适或影响观察。摆放花卉可能会引起过敏等不适,不一定利于所有患者。提高病室温度不一定对所有患者适宜,且不是观察病情的关键因素。注意室内通风主要是改善空气质量,与利于观察病情关系不大。注意室内色调主要影响患者心理感受,并非观察病情的关键。所以应做到病室内光线充足。
6.为了将沸点提高到105℃,煮沸消毒时可加入()
A、碳酸钙
B、碳酸氢钾
C、亚硝酸钠
D、碳酸氢钠
E、乳酸钠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加入碳酸氢钠可提高水的沸点,使在105℃左右,能增强杀菌效果,达到更好的消毒作用。
7.对新生儿和老年患者,病房的温度一般保持在()较为适宜()
B、24~26℃
C、26~28℃D、18~22℃
E、16~18℃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新生儿和老年患者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对温度变化较为敏感。一般病房温度保持在22~24℃较为适宜,这样能为他们提供相对舒适稳定的环境,利于病情恢复和身体健康。
8.某护士在传染病区工作1年,以下哪项是其违反了隔离原则()
A、穿隔离衣后不进入治疗室
B、脚垫要用消毒液浸泡
C、使用过的物品冲洗后立即消毒
D、隔离单位的标记要醒目
E、患者用过的物品不放于清洁区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使用过的物品应先消毒后冲洗,而不是冲洗后立即消毒,所以该项违反了隔离原则。其他选项都是正确的隔离措施。
9.“体温过高”这一护理诊断的必要依据是()
A、食欲下降
B、体温高出正常范围
C、心动过速
D、呼吸频率增快
E、皮肤潮红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体温过高是指机体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这是该护理诊断的必要依据。皮肤潮红、呼吸频率增快、心动过速、食欲下降等可能是体温过高时伴随的表现,但不是体温过高这一诊断的必要依据。
10.护理程序的基础阶段是()
A、反馈阶段
B、计划阶段
C、实施阶段
D、评估阶段
E、评价阶段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护理程序包括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五个步骤。评估是护理程序的基础,是护士系统地、连续地收集资料,为护理活动提供可靠依据的过程。通过评估,护士可以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需求等,从而为后续的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等环节奠定基础。
11.从上午8:00开始输液,要求5小时内输入1000mL液体,此时,每分钟滴数应调节为()
A、60滴
B、40滴
C、80滴
D、70滴
E、50滴
正确答案:E
12.为患者行大量不保留灌肠,当患者有便意时,处理方法为()
A、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