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带班育人方略】凝心聚力 建设有“力”的班级 .docx
1
目录
一、育人理念
二、班情分析
三、班级发展目标
(一)班级发展总目标
(二)班级发展阶段目标
四、实践做法
(一)辑志协“力”——同心协力,育班级凝聚力
1.以“集体凝聚力”为特色开设主题班会和活动
2.扬帆展班风,聚“力”铸班魂
3.合团体之力共成长
(1)以“力”为特色打造得力班干部
(2)以“力”为目标建立学习小分队
(二)踔“力”奋发——百折不摧,提抗挫折受力
1.运动塑造坚强意志
2.“学科+创新”活动,发展学生综合能力
3.以阅读分享促思维能力,汲取心灵力量
(三)“力”学笃行——自我约束,内驱激行动力
1.守初心,担使命
2.书写“梦想九宫格”,促内驱力
3.立身边好榜样,激发行动力
(四)身行“力”践——做有心人,予社会绵薄力
1.心怀天下,以初心育责任力
2.树立服务意识,育社会实践能力
3.爱心力所能及,接力携手共济
五、特色与成效
2
凝心聚力,建设有“力”的班级
一、育人理念
每个孩子都拥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力量。《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指出,高中
阶段需注重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切实提高学生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和
责任担当力。
通过育班级凝聚力,提抗挫折受力,内驱激行动力,予社会绵薄力,四力整
合,相互作用,凝心聚力,建设有“力”的班集体。
二、班情分析
本班学生52人,女生15人,男生37人。班里学生全部选择“物化”组合,
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理科班。学生的第三科选择为技术24人,生物15人,地理
13人。班级同学大多将航空航天、计算机、基础数学、物理、生物、金融作为
未来的的专业目标。
1.学生自我约束力弱,内驱力和行动力不足。
尽管学生有一定的目标,但是学生的自我
约束能力一般,内驱力和行动力不足。例如,
在一次十一长假中,班级学生虽有2/3的同学
预设目标,但是只有不到1/6同学完成目标
(如表1所示)。
学生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需要老师和家
长的陪同管理,没有建立合适的阶段目标,没有自我管理能力。以一个月周末的手机使用情
况为例,有72%的同学周末每天需要使用手机
达到3小时以上(如表2所示)。表1
表2
3
2.挫折承受力不足。
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如表3所示),从小在父母的庇护下长大,所遭受挫折
较少。在初升高时,由于高中的知识难度明显高于初中,学生没有展现较好的适
应能力。遇到困难时容易退缩、自我否定。在一次次的集体活动和个人比赛中,
没有获得如往常的名次,使得学生产生失落感和挫折感,并且对自己产生强烈的
不自信。
表3
3.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不高,集体意识、奉献力意识淡薄。
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替集体考虑的意识较为淡薄;更多的都是
为自己考虑。具体表现在不积极报名参加活动等等,需要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
班级凝聚力。此外,虽然三年后学生就要成年为社会服务,但学生因学习压力较
大,父母保护较好等各方因素,较少拥有和社会接触的机会,较少树立为社会提
供奉献力的意识。
4
三、班级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针对班级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以及社会导向,立足学生“物化”为中心的特点,
以建设有“力”的班集体为总目标。围绕“力”,通过同心协力,育班级凝聚力;
百折不摧,提抗挫折受力;自我约束,以内驱激行动力;做有心人,予社会绵薄
力。分阶段有目标的将整个班级整合成辑志协“力”,踔“力”奋发,“力”学
笃行,身行“力”践的班集体(如图1所示)。
图1
(三)阶段目标
1.辑志协“力”——同心协力,育班级凝聚力
辑志协“力”,把力量都集合在一起。在班级建立之初,每一位同学都有着
属于自己的一份独特力量,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力量。以“班长”为引力,通过
特色活动和班会,把班级所有的力量都汇聚到一起,超越自我,形成班级合力。
同时,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学所付出的每一份力,都会在作用到自己身上,促
进学生的成长。
2.踔“力”奋发——百折不摧,提抗挫折受力
踔“力”奋发,即精神振奋,拥有坚强、持久的意志。这是确保这一份力能
够持久下去的关键。因此,在该阶段,通过一系列体育运动,磨炼班级的意志力;
通过学科创新活动,打造班级勤奋努力的态度;通过阅读,汲取心灵力量,锻造
学生的品格和素养。
3.“力”学笃行——自我约束,内驱激行动力
“力”学笃行,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尽心竭力学习。在该阶段,通过团课
等活动,树立学生的理想信念;通过校友和前辈教师的分享,传承奋斗之心;从
家长和学长学姐这里,明确奋斗的方向。以阶段梦想为驱动力,以身边的好榜样
激行动力,为梦想而努力。
5
4.身行“力”践——做有心人,予社会绵薄力
身行“力”践,即努力实践,亲身体验。旨在于培养学生拥有造福全体民众
的社会责任感。在即将成年的阶段,培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