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22_T2255-2015_东北林蛙高效养殖技术规程_吉林省.docx

发布:2025-04-21约4.14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30

DB22

B44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2255—2015

东北林蛙高效养殖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highlyefficientbreedingofRanadybowskii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22/T2255—2015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吉林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士俊、山广茂、崔铁花、勾天兵、姚旭东、胡长群、邹建军、任宣百、李娟、

姚露贤。

I

DB22/T2255—2015

东北林蛙高效养殖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东北林蛙高效养殖的术语和定义、养殖场选择、基础设施建设、种蛙、蛙卵的选择与

运输、投种量、种蛙产卵、孵化、蝌蚪饲养、蝌蚪变态、林蛙回捕林蛙越冬、越冬蛙放养、病虫鼠害防

治。

本标准适用于长白山区的东北林蛙封沟养殖。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507地理标志产品吉林长白山中国林蛙油

LY/T2198野生动物饲养管理技术规程东北林蛙

DB22/T956长白山林蛙生态养殖技术规程

在东北林蛙的自然分布区域内,利用生态资源条件,进行人工助繁、天然放养的养殖模式。

天然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郁闭度0.7以上,森林结构为上层乔木,中层亚乔木和灌木,并有藤本

植物伴生,下层为草本植物层,地被层为枯枝落叶层。

1

DB22/T2255—2015

4.2

气候条件

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5℃,无霜期90d~140d,年降水量600mm~1300mm,

林下相对湿度85%以上。

4.3水源条件

有终年流淌的天然河流或溪流。水质清澈,水体无污染,pH值为6~7。

4.4地形条件

三面环山形沟、扇形沟、两山夹一沟或一面向水的山坡。

4.5土壤条件

微酸性至中性土壤,土质肥沃,腐殖质层厚,持水性强。

5基础设施建设

5.1繁殖池

5.1.1位置选择

选择养蛙场沟系的中下游沟腹,地势开阔平坦之处,位于溪、河附近,便于给排水。

5.1.2形状、规格

饲养池呈四周浅中间深的锅底形或一面浅对面深的楔形,最深水位50cm,3cm~15cm浅水区应

占水面积的1/5。因地制宜确定面积,以不超过100m为宜。产卵期借用饲养池朝阳面,临时围设成产

2

饲养池连接方式按照DB22/T956执行。每个饲养池的给、排水口按对角线设置,出水口宜宽不宜窄,

饲养蝌蚪时出水口内侧设置弓形拦截纱网。

沿河道附近,选择地势较为平坦、低洼、潮湿、植被较好,透光度较好处,每隔200m~300m建一

个变态池。也可以将天然存水处改造成变态池。变态池修建成锅底状,最深处不超过50cm,边缘有利

于变态幼蛙上岸。水深20cm以下面积应占变态池水面的2/3。每个变态池不超过15m~20m,变态池

22

总面积应占林地有效放养面积的0.05%。

2

DB22/T2255—2015

5.3.2

越冬池

修建方法按照GB/T19507执行。越冬池总面积应占林地有效放养面积的0.1%。

5.3.3流水式越冬窖

越冬窖选设在溪河和蓄水池附近。越冬窖内设若干小贮蛙池,每个贮蛙池2m~3m。窖内设通风

22

口。蓄水池与越冬窖之间修曝气水道,距离以入窖水无异味为宜。贮蛙池进水口高于出水口10cm,出

水口高度即池水高度为60cm。

6种蛙、蛙卵的选择与运输

6.1

种蛙选择

种性特征明显,蛙龄3年~4年,营养良好、活泼健壮、无病、无伤、无畸形。规格及雌雄配比按DB

22/T956执行。

6.2

种蛙运输

用打有通气孔的泡沫箱装运。单层摆放时上盖打孔;叠放时侧面打孔,孔径5mm,数量5个,放入

冰冻塑料瓶。运输时将雌雄种蛙分别放入不同箱内,每平方米不超过200只,运输时间以不超过24h为宜。

6.3

种蛙卵

选择

6.3.1

种蛙或野外蛙自然生产的东北林蛙卵团。卵粒呈黑褐色且分布均匀,植物极白点明显,卵胶膜清澈

将卵捞出,放入装有水的容器中,装水量为种蛙卵体积的1/8,盛装量不超过容器的1/2。

将需要暂存的种蛙卵置于贮卵池中。贮卵池用聚乙烯塑料膜铺底,水深15cm~20cm。贮存卵团密

度为每平方米30团,贮存时间不超过2d。贮蛙池应避免强光直射。

运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