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番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DB14T 1642-2025.docx
ICSCCS
65.020B16
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14/T1642—2025代替DB14/T1642—2018
设施番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2025-04-16发布2025-07-16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4/T1642—2025
I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3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术语和定义 3
4防控要求 3
5防控对象 3
6防控技术 3
7生产管理档案 5
附录A(资料性)推荐生物农药及使用方法 6
附录B(资料性)推荐化学农药及使用方法 7
附录C(资料性)生产管理档案 8
DB14/T1642—2025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DB14/T1642—2018《设施番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与DB14/T1642—2018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性信息素诱杀(见6.2.3);
——更改了防控对象(见5,2018版5);
——更改了推荐生物农药(见附录A,2018版附录B);
——更改了推荐化学农药(见附录B,2018版附录C);
——删除了变温浸种(见2018版6.1.4);
——删除了穴盘育苗(见2018版6.1.5)。
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本文件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农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XS/TC1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农业大学、太原生态工程学校、长治市上党区苏店镇人民政府。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邢鲲、廉慧草、张苗、王媛、郭郁、任帅强、党翎瑞、任宇宸、赵飞、赵晓军、吕凯。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8年首次发布为DB14/T1642—2018;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3
DB14/T1642—2025
设施番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设施番茄绿色防控技术的术语和定义、防控要求、防控对象、防控技术以及生产管理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设施番茄病虫害绿色防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6715.3瓜菜作物种子第3部分:茄果类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设施番茄
采用人工保护设备与措施,形成适于番茄生长的小气候条件,从而获得番茄稳产高产的栽培环境。主要包括但不限于日光温室番茄、塑料大棚番茄。
4防控要求
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采取以农业和生物防控为基础,理化诱控为核心,科学合理使用农药为辅的防治措施,达到减药控害,提质增效的目的。
5防控对象
5.1主要病害
包括青枯病、猝倒病、立枯病、叶霉病、早疫病、晚疫病、灰霉病、病毒病等。
5.2主要虫害
包括番茄潜叶蛾、蚜虫、粉虱、斑潜蝇等。
6防控技术
6.1农业防治
DB14/T1642—2025
4
6.1.1土壤消毒
休闲期,按每667m2玉米杆或麦秸等未腐熟有机物1000kg与生石灰50kg~100kg均匀混合后撒施于土表面。用旋耕机将混合物均匀深翻入土中,深度30cm~40cm。用地膜将土壤表面完全封闭,从地膜下灌满水,暴晒20d~30d。消毒完成后,晾晒,翻耕土壤,备用。主要预防猝倒病、立枯病、疫病等土传病害。
6.1.2棚室消毒
休闲期,选择晴好天气,棚室内漫灌,密闭风口,闷棚15d~20d。主要减少棚室内病菌与虫源。
6.1.3品种选择
冬春栽培、早春栽培、春提早栽培选择耐低温弱光、对病害多抗的品种。秋冬栽培、秋延后栽培选择高抗病毒病、耐热的品种。长季节栽培选择抗耐病、连续结果能力强的品种。以上品种按照GB16715.3执行。
6.1.4轮作倒茬
连作障碍较重棚室,采用番茄与生菜、芹菜、菜豆、莴苣、蒜、洋葱等非茄科作物轮作倒茬。
6.1.5植株调整
吊蔓结绳时,一般采用“8”字形法,吊蔓随植株生长多次进行,使茎枝均均固定在吊绳上。随植株生长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