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1097-2010 牛奶中沙丁胺醇残留检测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 .docx
ICS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1097—2010
牛奶中沙丁胺醇残留检测方法一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
DeterminationofResiduesSalbutamolinMilk
by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
2010-06-01发布2010-07-01实施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51/T1097—2010
目次
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制样 1
4测定方法 1
5检测方法灵敏度、准确度、精密度 3
II
DB51/T1097—2010
前言
本标准由四川省畜牧食品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兽药监察所、四川省兽药残留监控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晓岚、程江、彭莉、岳秀英、熊浩山、官艳丽、王海波。
1
DB51/T1097—2010
牛奶中沙丁胺醇残留检测方法一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牛奶中沙丁胺醇残留量的制样和快速检测—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牛奶中沙丁胺醇的残留量的快速筛选检测。本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1.0μg/L,可疑样品应用仪器方法进行确认。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则和实验方法
3制样
3.1样品的制备
取新鲜或解冻的空白或供试牛奶,涡旋混合使之均匀,密封。
3.2样品的保存
-20℃以下冰箱中贮存备用。
4测定方法
4.1方法提要和原理
牛奶中残留的沙丁胺醇用乙腈提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其基本原理是抗原抗体反应。酶标板的微孔包被有偶联抗原,标样或样品中的沙丁胺醇和微孔条上预包被的偶连抗原竞争特异性抗体。通过洗涤除去没有与特异性抗体结合的酶标记抗原。加入底物液,结合到板上的酶标记物将底物转化为有色产物。加入终止液,在450nm处测定吸光度值,吸光度值与试样中沙丁胺醇浓度呈反比,与标准曲线比较即可得出沙丁胺醇残留含量。
4.2试剂和材料
以下所有试剂,除特别注明者外均为分析纯试剂;水为符合GB/T6682规定的二级水。
4.2.1乙腈。
4.2.2沙丁胺醇检测试剂盒:2℃~8℃保存。(采用官方备案的试剂盒)。
4.2.2.196孔板酶标板8条×12孔,包被有沙丁胺醇偶联抗原。
4.2.2.2沙丁胺醇系列标准溶液0μg/L、0.2μg/L、0.6μg/L、1.8μg/L、5.4μg/L、16.2μg/L。
4.2.2.3酶标二抗。
4.2.2.4抗体工作液。
4.2.2.5底物溶液A。
4.2.2.6底物溶液B。
4.2.2.7浓缩洗涤液临用前用水稀释二十倍作为洗涤液。
2
DB51/T1097—2010
4.2.2.8浓缩复溶液临用前用水1:1稀释。
4.2.2.9终止溶液。
4.3仪器和设备
4.3.1酶标仪(配备450nm滤光片)。
4.3.2天平感量0.01g。
4.3.3g
4.3.4漩涡混合器
4.3.5振荡器
4.3.6氮吹仪
4.3.7冷冻离心机
4.3.8离心管20mL
4.3.9微量移液器单道50μL,100μL,1000μL多道50μL-250μL
4.4测定步骤
4.4.1试料的制备试料的制备包括:
——取制备后的供试样品,作为供试试料;——取制备后的空白样品,作为空白试料;
——取制备后空白样品,添加适宜浓度的标准溶液作为空白添加试料。
4.4.2提取和净化
4.4.3量取2.0mL制备后的试料于离心管中,加入6mL乙腈,振摇10min,于3000r/min15℃离心5min,移取1mL上清液至氮吹瓶吹干,残留物加入1mL稀释后的复溶工作液涡动1min,取50μL水相用于分析。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