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安《安全生产管理》考试练习题及答案解析.docx
注安《安全生产管理》考试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应做到预防为主。下列对安全生产预防原理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安全生产的预防应以事故财产损失为衡量标准,对那些损失小的事故可投入较少资源
B.虽然存在诱发事故的因素,但并不一定会诱发事故,可不预防
C.可以通过工程技术对策、教育对策和法制对策,有效地预防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D.本质安全化主要应用于小型设备、设施上,对于大型项目,由于系统复杂,不可能得到应用
答案:C
解析:预防原理是指通过采用技术和管理手段使事故不发生。选项A,不能以事故财产损失为衡量标准来决定预防资源投入,所有事故都应重视预防;选项B,存在诱发事故的因素就有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必须进行预防;选项D,本质安全化可以应用于大型项目,通过设计等手段从根本上消除或减少危险有害因素,并非只用于小型设备、设施。所以正确答案是C。
2.某企业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开展了创建安全班组达标活动,旨在提升班组安全管理水平。张某担任该企业班组长多年,具有丰富的基层安全管理经验,张某发现在班组内可能造成较大事故的职工往往具有感情冲动等性格特征。根据事故频发倾向理论,针对具有这种性格特征的人,可采取的安全改进措施是()。
A.遵章办事,违者严惩
B.重点培训,更换岗位
C.加强教育,重点监护
D.加强现场安全警示及提示
答案:B
解析:事故频发倾向理论认为,少数具有事故频发倾向的工人是事故频发倾向者,他们的存在是工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对于具有感情冲动等性格特征,可能造成较大事故的职工,最好的办法是重点培训,根据其特点更换到安全风险较低、不适合其性格特征导致事故发生的岗位,所以选B。选项A只是一般性的管理措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选项C加强监护不能杜绝事故发生;选项D现场警示提示对这类有性格特征导致事故倾向的人作用有限。
二、填空题
1.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减少和控制(),减少和控制(),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以及其他损失。
答案:事故;危害
解析:安全生产管理就是要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减少事故带来的危害,从而保障人员安全、财产安全和环境安全等,所以这里应填事故和危害。
2.安全评价按照实施阶段的不同分为安全预评价、()和安全现状评价。
答案:安全验收评价
解析:安全评价根据实施阶段不同,分为安全预评价(在项目建设前进行)、安全验收评价(项目竣工后正式生产运行前进行)和安全现状评价(对生产经营单位现实的安全状况进行评价),所以此处填安全验收评价。
三、判断题
1.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答案:错误
解析: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全员安全素质,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从而预防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不是单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所以该说法错误。
2.安全检查表法可以对系统进行定性评价,但不能进行定量评价。()
答案:正确
解析:安全检查表法是将一系列项目列出检查表进行检查,以发现系统中存在的潜在危险和薄弱环节。它主要是通过检查项目是否符合要求来进行评价,属于定性评价方法,一般不能直接得出定量的评价结果,所以该说法正确。
四、解答题
1.简述安全规章制度建设的原则。
答案:
(1)主要负责人负责的原则:企业主要负责人是本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其有责任和义务组织制定本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只有主要负责人重视并亲自推动,才能确保安全规章制度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2)安全第一的原则:安全规章制度的制定要始终将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充分考虑各种危险因素和可能发生的事故,通过制度的约束来防止事故的发生,保障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进行。
(3)系统性原则:安全规章制度建设要全面、系统地考虑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要涵盖人、机、物、环等各个要素,使各项制度之间相互协调、相互补充,避免出现制度漏洞和矛盾。
(4)规范化和标准化原则:安全规章制度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内容要明确、具体、可操作,格式要规范统一。同时,要随着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更新以及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变化,及时对安全规章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保持其有效性和适应性。
2.简述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措施。
答案:
(1)技术措施:
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预警系统,运用先进的监测、检测技术,对重大危险源的温度、压力、液位、流量、成分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
对重大危险源的设备、设施进行定期检测、检验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