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版新教材高中物理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学法指导课运动图像问题作业含解析鲁科版必修第一册.docx
PAGE
PAGE8
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学法指导课运动图像问题
1.如图所示为甲、乙两个质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的s-t图像,若以甲的动身点为原点,动身时刻为计时起点,则 ()
A.甲在0到T1时间内,路程大于位移的大小
B.甲起先运动时,甲在乙的前面
C.T3时刻,它们相遇,且此时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D.0到T3时间内,甲、乙的平均速度相同
答案Cs-t图像不能表示物体的运动轨迹,并且甲做的是单向直线运动,在0到T1时间内,路程等于位移大小,A错误;甲起先运动的初始坐标为s=0,乙起先运动的初始坐标为s=1m,故乙在甲前面,B错误;在T3时刻两者的坐标都是s=3m,所以两者在同一点,即相遇
2025-03-23 约4.85千字 8页 立即下载
-
2025版新教材高中物理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学法指导课运动图像问题学案鲁科版必修第一册.docx
PAGE
PAGE4
学法指导课运动图像问题
题型一依据运动图像分析运动状况
例图为甲、乙两质点同时沿同始终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关于两质点的运动状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0~t0时间内,甲、乙的运动方向相同
B.在0~2t0时间内,甲的速度始终在减小
C.在0~t0时间内,乙的速度始终增大
D.在0~2t0时间内,甲、乙发生的位移不相同
答案D依据位移-时间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可知,在0~t0时间内,甲的速度为负,乙的速度为正,说明甲、乙的运动方向相反,故A项错误。依据位移-时间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可知在0~2t0时间内,甲的速度不变,故B项错误。在0~t0时间内,乙图线的斜率不
2025-03-24 约2.74千字 4页 立即下载
-
2025版新教材高中物理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第5节自由落体运动作业含解析鲁科版必修第一册.docx
PAGE
PAGE1
第5节自由落体运动
1.某驴友在四姑娘山欲估测一竖直枯井深度,从井口静止释放一石头并起先计时,经3s听到石头落地声。由此可知井深约为(不计声音传播时间,g取10m/s2) ()
A.10mB.20mC.30mD.45m
答案D井深约为h=12gt2=45m,故选D。
2.伽利略在闻名的斜面试验中,让一小球自倾角可调、长度肯定的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并起先计时。他得出的结论是 ()
A.小球在斜面上的位移与时间成正比
B.小球在斜面上的位移与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
C.小球到达斜面底端时速度的大小与倾角无关
D.小球从斜面顶端到达底端所需的时间与倾角无关
答案B伽利略通过试验
2025-03-30 约小于1千字 1页 立即下载
-
2025版新教材高中物理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第2节第1课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学案鲁科版必修第一册.docx
PAGE
PAGE1
第2节位移改变规律
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
素养要求
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v-t图线下围成的矩形面积的对应关系。
2.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v-t图像中四边形面积的对应关系,感受利用极限思想解决物理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
3.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4.能够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体会科学推理的逻辑严谨性。
5.了解v-t图像的面积即对应的位移,提高应用数学的实力,能在实际问题情境中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1.物理观念: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说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具有与直线运动相关的初步的运动观念。
2.科学思维:能在特定情境中运用匀变速直线运
2025-03-15 约小于1千字 1页 立即下载
-
2025版新教材高中物理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章末总结学案鲁科版必修第一册.docx
PAGE
PAGE3
章末总结
加速度
加速度
2as
2as
aT
aT2
2gh
2gh
提升一匀变速直线运动常用解题方法
例1如图所示,物体以肯定的初速度冲上固定的光滑斜面,斜面总长度为l,到达斜面最高点C时速度恰好为零,已知物体运动到距斜面底端34l处的B点时,所用时间为t,求物体从B滑到C
答案见解析
解析方法一基本公式法
因为物体沿斜面对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设物体从B滑到C所用的时间为tBC,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物体初速度为v0,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得
v02=2
vB2=v0
sAB=34s
sAC=l
联立解得vB=v
又vB=v0-at
vB=atBC
解得tBC=t
2025-03-21 约小于1千字 3页 立即下载
-
2025版新教材高中物理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学法指导课追及相遇问题作业含解析鲁科版必修第一册.docx
PAGE
PAGE1
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学法指导课追及、相遇问题
1.物体甲以大小为4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乙从距离甲后方5m处,从静止起先朝着甲做加速度为2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历时t追上甲,则t等于 ()
A.5sB.4sC.5sD.54
答案A由运动学公式得12at2=5+vt,解得t=5s,故选A。
2.A、B两个物体在水平面上沿同始终线运动,它们的v-t图像如图所示,B不会反向运动。在t=0时刻,B在A的前面,两物体相距11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2.5m/s2
B.前3s内,B物体的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
C.A物体追上B物体所用时间
2025-03-30 约小于1千字 2页 立即下载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培优练含解析鲁科版必修第一册.doc
PAGE
6-
素养培优练(二)匀变速直线运动
一、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理解(科学思维)
1.物体以20m/s的速度从坡底冲上一足够长的斜坡,当它返回坡底时的速度大小为16m/s。已知上坡和下坡两个阶段物体均沿同始终线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但上坡和下坡的加速度不同。则物体上坡和下坡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A.4∶5B.5∶4C.2∶3D.3∶2
【解析】选A。设物体沿斜坡运动的位移为x,上坡时所用时间为t1,下坡时所用时间为t2,则有x=eq\f(1,2)v1t1,x=eq\f(1,2)v2t2,联立解得t1∶t2=4∶5,所以A项正确,B、C、D项错误。
2.如图所示,水平桌面由粗糙程度不同的AB、
2025-03-19 约4.97千字 6页 立即下载
-
2024_2025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第3节实验中的误差和有效数字学案鲁科版必修第一册.doc
PAGE
PAGE8
试验中的误差和有效数字
核心素养目标
新课程标准
1.通过试验误差的学习,了解误差产生的缘由,培育科学探究、实事求是的科学看法。
2.通过有效数字的学习,培育科学探究的习惯,养成严谨细致、敬重科学的看法
1.相识误差问题在试验中的重要性。了解误差的概念。
2.知道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知道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偶然误差。
3.能在试验中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
4.知道有效数字的概念,会用有效数字表达干脆测量的结果
学问点一科学测量中的误差
[情境导学]
春天到了,某校内的迎春花开了。小梅想了解迎春花的大体尺寸,她捡了一朵掉落的迎春花,测量两花瓣顶端相隔的距离。分析导致测
2025-04-03 约6.03千字 8页 立即下载
-
2024_2025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第1节速度变化规律学案鲁科版必修第一册.doc
PAGE
PAGE11
速度变更规律
核心素养目标
新课程标准
1.通过匀变速直线运动概念提出的过程,体会物理观念和科学思维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2.通过图像法描绘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和规律,体会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3.通过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物理学在探讨问题中的作用
1.相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2.能依据加速度公式推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并能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3.相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驾驭其物理意义并会应用
学问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情境导学]
(1)百米竞赛中运动员的起跑阶段可以近似看成什么运动?
(2)“复兴号”高铁进站时的运动可
2025-04-09 约7.93千字 11页 立即下载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第3节实验中的误差和有效数字学案鲁科版必修第一册.doc
PAGE
6-
第3节试验中的误差和有效数字
一、科学测量中的误差
1.肯定误差与相对误差:
(1)概念:
①肯定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
②相对误差:肯定误差与真实值的比值。
(2)表达式:
①肯定误差:Δx=x-a(x是测量值,a是真实值)
②相对误差:δ=eq\f(Δx,a)×100%
2.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
(1)分类依据:测量误差的性质和来源。
(2)系统误差:由于测量原理不完善或仪器本身缺陷等造成的误差。
(3)偶然误差:由于各种偶然因素而产生的误差。
(4)特点:
系统误差:测量结果总是偏大或者总是偏小。
偶然误差:测量值时而偏大,时而偏小。
二、科学测量中的有效数字
如图所
2025-04-11 约4千字 6页 立即下载
-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PPT课件合集共5套.ppt
2022-08-26 约字 175页 立即下载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4科学测量:做直线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课时练习含解析鲁科版必修第一册.doc
PAGE
3-
科学测量:做直线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
类型一教材原型试验
【典例1】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试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状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0.10s,运用的电源频率为50Hz。(本题计算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1)在试验中,运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__________________再_____________
_____(均选填“释放纸带”或“接通电源”)。?
(2)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_______________个点没有标出。?
(3)试依据纸
2025-03-28 约1.2千字 3页 立即下载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第3节实验中的误差和有效数字第4节科学测量:做直线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学案鲁科版必修第一册.doc
PAGE
11-
第3节试验中的误差和有效数字第4节科学测量:做直线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
试验目标:
1.知道误差、有效数字的概念,能分析推断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
2.练习运用打点计时器。
3.能测量瞬时速度,并推断物体的运动状况。
4.描点法画v-t图像。
一、试验原理与方法
(一)误差和有效数字
1.肯定误差与相对误差
(1)在科学探讨中,把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称为肯定误差。它表示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偏离程度。设某物理量的测量值为x,它的真实值为a,肯定误差用Δx表示,则Δx=x-a。
(2)肯定误差与真实值的比值,称为相对误差。相对误差通常表示成百分比的形式,因此也叫百分误差。相对误差通常用δ表
2025-04-08 约8.18千字 11页 立即下载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第4节科学测量:做直线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学案鲁科版必修第一册.doc
PAGE
8-
第4节科学测量:做直线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
一、试验目的
(1)测量小车的瞬时速度。
(2)推断沿斜面下滑的小车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3)学习运用打点计时器。
二、试验器材
电磁打点计时器(或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低压沟通电源(或220V沟通电源)、纸带、长木板(或者轨道)、U形夹、小车、毫米刻度尺。
长木板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形成斜面,便于测量小车的瞬时速度。
三、试验原理与设计
1.试验原理:
(1)电磁打点计时器的测量原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在物体带动下运动时,上下振动的振针便会通过复写纸在纸带上留下一系列小点,相邻两点对应的时间为0.02s。
(2)可测物理量:相邻两
2025-04-07 约4.75千字 8页 立即下载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第5节自由落体运动学案鲁科版必修第一册.doc
PAGE
10-
第5节自由落体运动
学习目标:1.[物理观念](1)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特点、性质.(2)知道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知道重力加速度.(3)驾驭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并能解决实际问题.2.[科学思维]理解自由落体运动是志向化模型,能把相关的比例式应用到实际问题中.3.[科学探究]知道近代试验科学产生的影响,体会探究过程.4.[科学看法与责任]在试验中,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看法,且有与他人合作的意愿;知道试验器材的改进能促进人类的认知发展.
阅读本节教材,回答第56页“物理聊吧”的问题,并梳理必要学问点.
教材P56“物理聊吧”问题提示:
第一阶段:刚起先下
2024-11-12 约7.06千字 11页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