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软土地基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pdf
1总
则
为确定软土地基上公路路堤的设计原则和措施、软基处治措施
及施工措施,保证路堤的稳定和正常使用,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合用于软土地基上各级公路路堤的设计与施工。
软土地基上公路路堤的设计与施工,必须遵照国家投资少、效益高、
少占农田和安全实用的技术经济政策。
软土地基上路堤的设计与施工方案,应结合当地工程地质条件、材
料供应、投资环境、工期规定和环境保护等原因,按照因地制宜、就
地取材、分期修建、综合处置的原则进行充足论证,使得设计成果和
施工方案到达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
为做好软土地基上公路路堤的设计与施工,应认真搜集沿线的地
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气象等资料,合理地运用钻探、触
探、十字板剪切等现场综合勘探测试措施,做好软土地基各层
土样的物理、力学、水理性质的室内试验,并对上述各项资料进行记
录与分析,选择有代表性的技术指标作为设计和施工日勺根据。
软土地基上公路路堤日勺设计应包括沉降设计计算、稳定验算及
其对应的处治措施的设计;软土地基处治施工应包括对多种材料的规
定、多种处治措施及其合用条件、实行环节和对应H勺施工机具。
软土地基上公路路堤的施工应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
新工艺,但必须制定不低于本规范水平的质量原则和工艺规定,以保
证工程质量。施工中必须做好工程质量的检查和验收,并制定技术安
全措施,保证安全生产。
软土地基上高速公路与一、二级公路路堤在施工过程中应进行沉
降观测和稳定观测,并根据观测成果对路堤填筑速率和豫压期等作
出必要调整.
处在软土地基上口勺高速公路和一二级公路,在修建前应结合工程
提前修筑试验路堤,以到达检查设计指导施工口勺目的.
软土地基公路路堤的设计与施工,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
外,还应符合国家及部颁有关原则规范的规术语、
符号、代号
软土:宾海,湖沼、谷地、河滩沉积日勺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
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的细颗粒土。
2.1.4泥炭:洗水植物遗体在却氧气条件下经缓慢分解而形成的泥
沼覆盖层。多为内陆湖沼沉积,有机质含量不小于50%且有机
质大部分完全分解,呈纤维壮,孔隙比一般不小于5。
腐殖质土:有机质含量大与50%且有机质大部分完全分解,有
臭味,呈黑泥状的细粒土。
有机质土:在静水或缓慢的流水的环境中沉积的具有机质口勺细粒
土。其中淤泥为有机质含量在5%〜50%之间,孔隙比不小于1.5的
细粒土。
砂垫成:设置与路堤填料与软土地基之间的一层沙砾材料,可使填
土荷载均匀日勺作用与软土地基并使地基中孔隙水排出起到增长地
表强度,加紧软土地基固结的作用。
轻质路堤:为减轻路堤自重,减少沉降及增大稳定安全系数,采
用轻质材料如粉碳灰等修筑日勺路堤。
加筋路堤:采用变形小、老化慢、强度高的土工格栅、土工编制
物等做“加筋”材料而修建口勺路堤。
预压:为提高软弱地基n勺承载力,减小构筑物建成后的沉降,提高
地基固结度,预先在拟建构筑物H勺软土地基上施加一定的静荷载,是
地基土压密。
竖向排水体:为缩短地基孔隙水日勺排出距离,加速软土地基日勺固结
过程,对于软土地基采用垂直设置袋装沙井、塑料排水带及其他排水
土工合成材料形成的排水柱体。
粒料桩:为提高地基承载力,在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