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建筑工程的基坑支护方案(3篇).docx

发布:2025-04-21约4.63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篇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位于我国某城市,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80000平方米。建筑高度为26层,地下车库2层。基坑深度约为10米,基坑周长约为300米。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基坑周边土层主要为粉质黏土、砂质粉土和卵石层。为确保基坑施工安全,特制定本基坑支护方案。

二、基坑支护设计原则

1.确保基坑施工安全,防止基坑坍塌、滑坡等事故发生。

2.优化设计方案,降低工程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3.保护周边环境,减少对周边建筑物、道路等设施的影响。

4.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

三、基坑支护方案

1.支护形式选择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和现场实际情况,本工程采用排桩加内支撑的支护形式。具体如下:

(1)排桩:采用预应力管桩,桩径为800mm,桩长根据地质情况确定,桩间距为1.5米。

(2)内支撑: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支撑形式为水平支撑,支撑间距为3米。

2.基坑支护结构设计

(1)桩基设计

桩基采用预应力管桩,桩径为800mm,桩长根据地质情况确定。桩基设计参数如下:

-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桩身配筋:主筋直径为16mm,箍筋直径为8mm

-桩端处理:采用桩端注浆,注浆材料为水泥浆,注浆压力为0.5MPa

(2)内支撑设计

内支撑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支撑形式为水平支撑,支撑间距为3米。支撑设计参数如下:

-支撑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支撑配筋:主筋直径为16mm,箍筋直径为8mm

-支撑截面尺寸:500mm×500mm

3.基坑降水设计

为降低地下水位,确保基坑施工安全,本工程采用井点降水法。具体如下:

(1)井点布置:在基坑四周布置井点,井点间距为2米。

(2)井点深度:井点深度根据地下水位情况确定,一般为5米。

(3)井点施工:采用多级井点降水,井点管采用PVC管,管径为100mm。

四、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1.施工工艺

(1)桩基施工:采用旋挖钻机成孔,插入预应力管桩,采用静压法进行桩基施工。

(2)内支撑施工:采用现场浇筑法进行内支撑施工。

(3)井点降水施工:采用多级井点降水,井点管采用PVC管,管径为100mm。

2.质量控制

(1)桩基施工:严格控制桩位偏差、桩身垂直度、桩长等指标。

(2)内支撑施工:严格控制混凝土强度、钢筋间距、支撑截面尺寸等指标。

(3)井点降水施工:严格控制井点布置、井点深度、井点管质量等指标。

五、安全措施

1.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2.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用品。

3.施工机械必须符合安全要求,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

4.施工过程中,加强现场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六、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现场设置围挡,防止扬尘污染。

2.施工过程中,加强废水、废气、噪声等污染物的处理。

3.施工结束后,及时清理施工现场,恢复原状。

七、监测与验收

1.施工过程中,对基坑支护结构进行监测,包括沉降、位移、应力等指标。

2.施工结束后,对基坑支护结构进行验收,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八、结论

本基坑支护方案充分考虑了地质条件、施工环境等因素,采用了合理的支护形式和施工工艺,确保了基坑施工安全。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各项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环境保护。

第2篇

一、项目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大型公共设施等建筑工程项目日益增多,基坑支护工程作为保障工程安全的重要环节,其设计、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本方案针对某建筑工程基坑支护工程,结合工程地质条件、周边环境、施工要求等因素,制定了一套科学、合理的基坑支护方案。

二、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某建筑工程基坑支护工程

2.工程地点:某市某区某街道

3.基坑深度:8.0米

4.基坑面积:800平方米

5.支护形式:复合土钉墙支护

6.施工工期:60天

三、工程地质条件

1.土层分布: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基坑范围内土层自上而下依次为:素填土、粉质黏土、粉土、砂土。

2.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各土层物理力学参数如下表所示:

|土层名称|厚度(m)|重度(kN/m3)|内摩擦角(°)|抗压强度(kPa)|

|----------|--------|------------|------------|--------------|

|素填土|1.5|16.0|25|80|

|粉质黏土|3.0|18.0|15|100|

|粉土|2.0|19.0|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