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试题练习题答案及解析.docx
考研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试题练习题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1.下列哪种细胞不是白细胞的组成成分?
A.中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红细胞
D.淋巴细胞
答案:C
解析: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等。而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血细胞,不属于白细胞的组成成分。
2.下列哪项不属于胃液的成分?
A.盐酸
B.胃蛋白酶原
C.内因子
D.胆汁
答案:D
解析:胃液的主要成分包括盐酸、胃蛋白酶原、内因子和黏液等。胆汁是由肝细胞分泌的,储存于胆囊,经胆管排入十二指肠,不属于胃液成分。
填空题
1.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
答案: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生殖
解析:新陈代谢是机体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是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特征;兴奋性是指机体或组织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适应性是指机体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而调整体内各部分活动和关系的功能;生殖是指生物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后,能够产生与自己相似的子代个体的功能。
2.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有____、____、____和____。
答案: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收缩性
解析:心肌细胞具有兴奋性,可对刺激产生兴奋;自律性是指心肌细胞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情况下,能够自动地产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传导性是指心肌细胞具有传导兴奋的能力;收缩性是指心肌细胞在受到刺激后能够产生收缩反应的特性。
判断题
1.动脉血就是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液,静脉血就是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
答案:正确
解析:动脉血通常是指在体循环的动脉中流动的血液以及在肺循环中从肺回到左心房的肺静脉中的血液,含氧丰富,颜色鲜红;静脉血是在体循环的静脉中流动的血液以及在肺循环中从右心室流到肺动脉中的血液,含氧较少,颜色暗红。
2.糖皮质激素可以升高血糖。()
答案:正确
解析:糖皮质激素可通过促进糖异生、减少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等方式升高血糖。
解答题
1.简述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答案:心输出量等于每搏输出量与心率的乘积,因此凡是能影响每搏输出量和心率的因素均可影响心输出量。
(1)每搏输出量:
①前负荷: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在一定范围内,前负荷增大,心肌初长度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强,每搏输出量增多;反之则减少。
②后负荷:即动脉血压。当动脉血压升高时,后负荷增大,心室射血阻力增加,等容收缩期延长,射血期缩短,每搏输出量减少;反之则增多。
③心肌收缩能力:心肌收缩能力是指心肌不依赖于前、后负荷而能改变其力学活动的一种内在特性。心肌收缩能力增强时,每搏输出量增多;反之则减少。
(2)心率:在一定范围内,心率加快可使心输出量增加。但当心率过快(超过160180次/分)时,由于心室舒张期明显缩短,心室充盈不足,每搏输出量显著减少,心输出量反而下降;当心率过慢(低于40次/分)时,心室舒张期过长,心室充盈早已接近最大限度,再延长心舒时间也不能增加心室充盈量和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也会减少。
2.简述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
答案: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其发病机制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1)幽门螺杆菌(Hp)感染: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Hp凭借其毒力因子的作用,在胃型黏膜(胃和有胃化生的十二指肠)定植,诱发局部炎症和免疫反应,损害局部黏膜的防御修复机制;同时,Hp感染可增加促胃液素和胃酸的分泌,增强了侵袭因素。这两方面的协同作用造成了胃十二指肠黏膜损害和溃疡形成。
(2)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性溃疡的最终形成是由于胃酸胃蛋白酶对黏膜自身消化所致。胃酸是溃疡发生的决定性因素,胃蛋白酶的活性取决于胃液pH,当pH>4时便失去活性,因此胃酸的存在是胃蛋白酶发挥作用的前提。
(3)非甾体抗炎药(NSAIDs):NSAIDs通过抑制环氧合酶(COX)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削弱了前列腺素对胃十二指肠黏膜的保护作用;同时,NSAIDs还可直接损伤胃黏膜上皮细胞。
(4)其他因素:
①胃排空障碍:十二指肠胃反流可导致胃黏膜损伤;胃排空延迟及食糜停留过久可持续刺激胃窦G细胞,使之不断分泌促胃液素。
②遗传因素:遗传因素曾被认为是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之一,但随着Hp在消化性溃疡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得到认识,遗传因素的重要性受到了挑战。
③应激和心理因素: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或情绪波动的人易患消化性溃疡。应激和心理因素可通过迷走神经兴奋影响胃十二指肠分泌、运动和黏膜血流的调节。
④吸烟:吸烟可增加胃酸、胃蛋白酶分泌,抑制胰腺分泌碳酸氢盐,降低幽门括约肌张力,增加十二指肠胃反流,影响胃十二指肠黏膜内前列腺素合成,减少黏膜血流量等,从而影响溃疡的愈合和促进溃疡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