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政教处班主任津贴发放方案.docx

发布:2025-04-25约1.24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政教处班主任津贴发放方案

一、制度起点

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社会学校分离政策的实施,使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中,政治教育职能的重要性凸显。为了足够发挥政治教育的作用,支持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学校设立了政教处。

在政教处中,班主任是重要的工作职责之一,负责带领班级教育及管理工作,全面负责班级的日常管理和矛盾协调工作。

教育与管理工作具体的执行者是人,如何发挥班主任工作作用,必须看到他们的责任与权利相适应,必须看到他们的工作和劳资相平衡。

二、依据法规

作为一种工资,班主任津贴起源于1983年国务院《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学质量监督的规定》。该条规定中提出“学校对给班主任增加津贴,须事先经过县级以上主管部门批准”,标志着班主任津贴正式纳入国家管理范畴。

随后,1994年颁布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明确规定,“班主任津贴实行由教育行政部门分级分段统筹管理和财政补助的制度”。2006年、2008年相继发布的《中小学教师职称管理办法》和《中小学教师岗位设置与聘任管理办法》,也对班主任津贴的发放作出了新的规定和制度。

三、收入来源

1.政权补贴。班主任作为学生的辅导员和管理者,负有较大的责任和义务,需要承担更多的工作任务。政府在班主任津贴方面的补贴,可以认为是对其贡献的一种羡慕。对于班主任来说,这样的补贴,可以从经济上给予他们一定的实惠,让他们在认真工作的同时感受到了更为温暖的关怀。

2.学校补贴。学校的财政状况、班级的学生人数都可以成为定额津贴和额外奖励的标准。在学校津贴方面,全口径校园和学校资质也将是学校津贴的规定参考。

四、津贴发放标准

根据上述指标,结合实际情况,政教处班主任津贴的发放标准应分几个方面。

1.班级人数。班主任负责的班级人数越多,工作量自然就越大,所需津贴也就越高。对于学校来说,其尽可能地保证每个班级的民主生活会顺利开展,为班主任提供实际的津贴,是学校维持队、壮大队伍的重要举措。

2.工资水平。不同地区的班主任津贴差异很大,这与各地收入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工资水平等经济因素有关,同时也反映出班主任工作量大小的差异。据调查,政教处班主任津贴的基本标准大致为1500元/月-2000元/月。

3.财政收入水平。财政收入水平在各个地区存在巨大差异,这也直接导致了各地在班主任津贴上的标准差异。

4.组织管理促进效果。班级管理的核心之一就是发挥班主任的作用,使之成为班级整体战斗力。因此,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应该根据班主任的实际表现,适当的转化一部分管理成果为经济收益,从而方便班主任在长期工作中获得泄劳资。

五、结语

在教育的道路上,班主任是一支有着时代责任的军队,在带“队”中涵养人,履行政治及思想教育职能,肩负着托起中国教育伟大商业的神圣使命。因此,不仅应该加大班主任培训的力度,提高其业务素养和水平,更应该重视汇报对于班主任工作任务的经济支持。班主任津贴的建立,旨在表彰班主任的业绩,也是鼓励其在工作中继续奋发进取,为教育事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