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05∕T 206-2022 大棚西瓜一种两收立体栽培技术规程(安阳市).pdf.docx
DB4105∕T2062022大棚西瓜一种两收立体栽培技术规程(安阳市)
品种选择与种植规划
1.品种选择
根据安阳市的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推荐选择优质、高产、抗病性强的西瓜品种。例如,适合本地区栽培的品种包括“京欣一号”“早春红玉”等。这些品种不仅适应性强,而且果实品质优良,适合多次收获。
2.种植规划
种植密度:采用立体栽培模式,合理利用空间。建议每亩大棚种植约8001000株,根据品种特性和大棚结构适当调整。
时间安排:春季种植一般于2月中下旬开始育苗,3月中下旬定植;秋季种植则于7月中旬至8月初进行育苗,8月中下旬定植。
苗期管理与嫁接技术
1.苗期管理
播种时间:根据种植季节,提前在大棚内进行育苗,确保幼苗在适宜温度下生长。
温湿度控制:保持大棚内温度在2030℃,湿度控制在70%80%。
病虫害防治:定期喷洒低毒农药,预防苗期病虫害,如猝倒病、立枯病等。
2.嫁接技术
嫁接时间:当西瓜苗长至23片真叶时,进行嫁接。
嫁接方法:推荐使用靠接法或插接法,确保嫁接成功率。
嫁接后管理:嫁接后需遮阴保湿,避免强光直射,同时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促进愈合。
绑蔓与温湿度管理
1.绑蔓技术
时间与方式:当西瓜蔓长至3040厘米时,开始进行绑蔓。采用“S”形绑蔓方式,使蔓均匀分布在支架上,促进通风透光。
绑蔓材料:建议使用柔软的塑料绳或布条,避免勒伤西瓜蔓。
2.温湿度管理
温度控制:白天保持大棚内温度在2530℃,夜间温度控制在1518℃。
湿度控制:开花坐果期应保持湿度在60%70%,避免湿度过高导致病害发生。
再生管理
1.再生条件
采摘后处理:第一茬西瓜采摘后,及时清理植株上的老叶和病叶,保留健康叶片。
施肥与灌溉:追施氮磷钾复合肥,促进植株恢复生长;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积水。
2.再生期管理
温度与光照:保持大棚内温度在2028℃,适当延长光照时间,促进新蔓生长。
病虫害防治:重点防治炭疽病、白粉病等常见病害,以及蚜虫、红蜘蛛等害虫。
DB4105T2062022大棚西瓜一种两收立体栽培技术规程(安阳市)
土壤管理与施肥技术
1.土壤消毒与改良
土壤消毒:为了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在种植前需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可使用生石灰(每亩6080公斤)或代森锌(每亩1公斤)进行土壤消毒,以杀灭土壤中的病菌和虫卵。
土壤改良:针对大棚内土壤可能出现的盐渍化和酸化问题,可通过增施有机肥(如腐熟的农家肥)和生物菌肥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和透气性。定期检测土壤pH值,确保其处于适宜范围(6.07.0)。
2.科学施肥
基肥:在定植前,每亩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斤,配合复合肥(如氮磷钾比例为15:15:15)50公斤,作为基肥深施于土壤中。
追肥:根据西瓜生长阶段合理追肥。第一茬西瓜采收后,及时追施氮磷钾复合肥,每亩施用3040公斤,以促进植株快速恢复生长。第二茬西瓜生长期间,增加磷钾肥的施用量,减少氮肥比例,防止植株徒长。
病虫害综合防治
1.农业防治
合理轮作:避免连作,与豆科、叶菜类等作物轮作,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清洁田园:及时清理大棚内的病叶、老叶和杂草,减少病虫害的滋生场所。
2.物理防治
设置防虫网:在大棚通风口处安装防虫网,阻挡害虫进入。
黄板诱杀:悬挂黄色粘虫板,诱杀蚜虫、白粉虱等害虫。
3.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引入瓢虫、草蛉等天敌昆虫,控制害虫数量。
使用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阿维菌素等,对害虫进行低毒高效防治。
4.化学防治
在病虫害发生初期,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例如,防治炭疽病可使用咪鲜胺或百菌清,防治蚜虫可使用吡虫啉。
注意农药的安全间隔期,确保西瓜的食用安全。
采收与储存
1.采收时机
西瓜成熟后应及时采收,避免过熟导致品质下降。可通过观察果皮颜色、敲击声音等方法判断西瓜是否成熟。
建议在早晨或傍晚采收,此时温度较低,有利于西瓜的保鲜。
2.采收方法
使用剪刀或刀片将西瓜从果柄处剪下,避免用手直接拉扯,以免损伤植株。
采收后立即进行分级,剔除病果和畸形果。
3.储存条件
将西瓜存放在阴凉通风处,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最好在10℃左右的温度下储存,可延长西瓜的保鲜期。
DB4105T2062022大棚西瓜一种两收立体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