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指引.docx
建筑施工安全隐患
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指引
(一)关键岗位人员履职情况
1.查合同约定的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安全员,监理单位项目总监等安全生产岗位人员到岗情况及实名制考勤记录;
2.查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注册建造师证书及项目负责人B证、专职安全员C证,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注册监理师证;
3.查施工日志、安全日志、监理日志、监理旁站记录、验收记录等;
4.查春节期间值班值守情况;
(二)安全教育培训落实情况
5.查安全生产培训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6.查企业利用建筑工地“四小”培训、“安全教育日”等活动开展的相关佐证材料(图片、方案);
7.查工人三级安全教育记录、安全技术交底记录;
8.查安全生产宣传标语(含消防安全)悬挂、组织工人实操实训消防基本技能,开展消防安全应急疏散演练等情况;
(三)消防安全措施落实情况
9.查施工现场应急消防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
10.查消防水池、灭火器、高层建筑随层消防水源管道等消防设施及器材配置情况;
11.查临时用电采用三级配电系统、TN-S系统、二级漏电保护系统;
12.查电工用电设备相关巡查记录表;
13.查项目电动车充电场所;
14.查彩钢夹芯板临时用房材料检测报告(是否为A级燃烧性能);
15.查宿舍生活区内吸烟、私拉乱接电线、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情况;
16.查易燃易爆材料堆放位置及警示标志设立情况;??
17.查工地食堂用电用气使用情况;
(四)动火审批情况
18.查三级动火审批制度落实情况(一级动火作业由项目负责人组织编制防火安全技术方案,填写动火申请表,报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动火;二级动火作业由项目责任工程师组织拟定防火安全技术措施,填写动火申请表,报项目安全管理部门和项目负责人审查批准后,方可动火;三级动火作业由所在班组填写动火申请表,经项目责任工程师和项目安全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动火);
19.查报备审批时间和具体实施时间(一级动火提前1周报审批,每次批准最长期限为1天,期满应重新办证,否则视作无证动火;二级动火提前4天报审批,每次批准最长期限为3天,期满应重新办证,否则视作无证动火;三级动火提前3天报审批,每次批准最长期限为7天,期满应重新办证,否则视作无证动火);
20.查电焊等特种作业人员证书;
21.查动火作业现场专人监护及消防器材配备情况;
(五)查“危大工程”管控情况
22.查“危大工程”辨识清单(是否辨识到位);
23.查危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核、论证、验收程序落实情况;
24.查施工现场“危大工程”实施情况(是否按照专项施工方案组织施工);
25.查模板支撑体系:模架架体按规范要求的高度、宽度间距与建筑结构拉结、模架卸荷构造做法符合施工方案要求;立杆基础平实,扫地杆设置齐全;悬挑梁及架体稳定性符合要求;
26.查脚手架工程:杆件间距、剪刀撑设置及角度符合方案及规范要求;架体外侧满挂挂设密目式安全网;施工脚手板满铺,脚手板侧防护栏杆齐全;竖向主框架部位设置防坠装置,并附着在建筑物上,每一个升降机位防坠装置不少于一处;附墙支座锚固处采用两根或以上的附着锚固螺栓竖向主框架;覆盖的每个楼层设置一处附墙支座,附墙支座上配置防倾装置;
27.查深基坑工程:基坑工程施工可能造成损害的毗邻重要建筑物、构筑物和地下管线等采取专项防护措施;基坑土方超挖采取有效措施;深基坑施工进行第三方监测;支护结构或周边建筑物变形值超过设计变形控制值后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基坑侧壁出现大量漏水、流土后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基坑底部出现管涌后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桩间土流失孔洞深度超过桩径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六)起重机械设备及非道路移动机械管控情况
28.查起重设备安装告知、使用登记相关手续;
29.查起重设备安装、拆卸专项施工方案;
30.查起重机械设备检测验收记录;
31.查起重机械设备维护保养记录;
32.查起重设备操作人员证书、信号司索工证书;
33.查起重设备现场吊装作业监护情况;
34.查施工单位非道路移动机械购置、租赁、安装、使用、维修、养护、安全管理等工作台账,监理单位落实进场挂牌验收制度情况;
35.查非道路移动机械专项施工方案编制、落实情况;
36.查非道路移动机械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记录;
(七)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情况
37.查施工现场人员安全帽、安全带佩戴情况;
38.查“四口、五临边”防护措施设置情况(四口:预留洞口、电梯井口、通道口、楼梯口;五临边:楼面临边、屋面临边、阳台临边、升降口临边、基坑临边);
39.查安全网、防坠兜网等防护设施布置情况;
40.查反“三违”行动开展情况(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
(八)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治理方面
41.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记录;
42.查有限空间作业审批情况;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