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电动汽车技术2_第2章 电动汽车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pdf

发布:2025-04-24约1.07万字共3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2章电动汽车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2.1电动汽车驱动原理的分类

2.2纯电动汽车

2.3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2.4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2.5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2.6电动汽车的结构

2.7电动汽车的行驶性能

2.1电动汽车驱动原理的分类

纯电动汽车

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非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2.2纯电动汽车

①零排放、零污染、噪声小。

②结构简单,使用维修方便。

③能量转换效率高,同时可回收制动和下坡时的能量,提高能

量的利用效率。

④可在夜间利用电网的廉价“谷电”进行充电,起到平抑电网

的峰谷差的作用。

图2-1典型的纯电动汽车的基本结构

(1)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图2-2)

(1)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图2-2)

①车载能量源环节和混合。

②单一的动力装置。

③车载能量源由两个以上的能量联合组成。

图2-2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结构图

(2)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图2-3)

①机械动能的混合。

②具有两个或多个动力装置。

③每一个动力装置都有自己单独的车载能量源。

图2-3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结构

③每一个动力装置都有自己单独的车载能量源。

图2-4混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结构

(3)混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图2-4)

图2-5开关混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图2-6功率分流混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2.4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①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具有低噪声和低排放的优点。

②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介于常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纯电

动之间,出行里程长(如周末郊游)时采用以内燃机为主的混合

动力模式,出行里程短(如正常上下班)时采用纯电动模式。

③可在晚间低谷时使用外部电网对车载动力电池进行充电,不

仅可改善电厂发电机组效率问题,而且可以大大降低对石油的

依赖;同时用电比燃油便宜,可以降低使用成本。

④由于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行驶特性,动力电池SOC必

须在很大的范围内波动,属于深度充电深度放电,因此循环工

作寿命受到一定影响,需要动力电池具备深充和深放的能力。

2.5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①能量转化效率高。燃料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可高达60%~80%,是内燃机的2~3倍。

②不污染环境。燃料电池的燃料是氢和氧,生成物是水,它本身工作不产生CO和CO,也没

2

有硫和微粒排出,没有高温反应,也不产生NO。如果使用车载的甲醇重整催化器供给氢气,

x

仅会产生微量的CO和较少的CO。

2

图2-7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结构

2.6电动汽车的结构

2.6.1电动汽车的基本构成

2.6.2电动汽车电驱动的结构形式

2.6.3电动汽车储能装置的结构形式

2.6.1电动汽车的基本构成

(1)能量传递方式不同

(2)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布置不同

(3)储能装置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