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_T472-2009_手持式播种器质量评价技术规范_吉林省.docx
ICS:65.060.30
B91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备案号:
DB22/T472—2009
手持式播种器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TechnicalCriteriaofQualityEvaluationforHand-holdSeeder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22/T472—2009
前
言
本标准由吉林省农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齐开山、李立、周晗宇、李东来、贾秀芝、唐明辉。
本标准于2009年10月1日发布。
I
DB22/T472—2009
手持式播种器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播种器的质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手推式、手提式播种器的质量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
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
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
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6973-2005单粒(精密)播种机试验方法
GB/T9478-2005谷物条播机
试验方法
GB/T14162-1993
产品质量监督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
数为质量指标)
JB/T5673-1991农林拖拉机及机具涂漆通用技术条件
JB/T10293-2001单粒(精密)播种机技术条件
中耕作物单粒(精密)播种机作业质量
3质量要求
表1
项
目
指
标
≤1.5%(手提式播种器)
种子破碎率%
≤1
(手推式播种器)
穴粒数合格率%
总排肥量稳定性变异系数%
种肥间距
≥95
≤8.5
4±1
≥96
≥90
㎝
(手提式播种器)
2
DB22/T472—2009
≥80
(手推式播种器)
3.2装配要求
3.2.1各连接件不得有裂纹和其他降低零件强度的缺陷,主要部件不允许有气孔、缩孔和夹
渣等缺陷。
3.2.2种箱及肥箱的结合处不应出现漏种、漏肥现象。
3.2.3装配后排种、排肥装置应转动灵活、可靠,不得有卡滞现象,润滑部位应注润滑油。
3.2.4排种器口的弹簧弹力应能调整。
3.3外观质量
3.3.1机具易腐件应进行防腐防锈处理,需涂漆件的表面涂漆应平整、均匀、光滑,涂漆厚
度不低于35μm。
3.3.2金属肥料箱内应进行防腐处理。
3.3.3播种器、排肥器入土工作部件要采用耐磨防腐材料制造。
3.4操作方便性要求
3.4.1排种数和排肥量调整时应便于操作。
3.4.2易损件应易更换。
4试验方法
式中:G—种子破碎率(%);
P—破碎的种子数(粒)。
4.2穴粒数合格率
式中:U—穴粒数合格率(%);
Z—不符合的穴数(个)。
在颗粒状化肥含水率不超过12%,小结晶粉末状化肥不超过2%的情况下,总排肥量稳定
3
DB22/T472—2009
性变异系数参照GB/T9478中5.4.7.1和5.4.7.2条款进行计算。
4.4种肥间距
具有施肥机构的播种器,应达到种、肥分施要求,种、肥间距应满足4±1㎝。机器正
常作业后,分三次每次找出100穴,其中找出不符合间距要求的穴数。
4.5种肥间距合格率
根据4.4要求,按式(3)进行计算,求三次平均值。
S=F′100%
……(3)
100
式中:S—种肥间距合格率(%);
F—不符合间距的穴数(个)。
4.6播种深度合格率
以当地农业要求播种深度值为h时,h±1cm为合格播种深度,当h小于3㎝时,h±0.5
㎝为合格播种深度。机器正常作业后,分三次每次找出100穴,找出不符合播种深度的穴数,
按式(4)进行计算,求三次平均值。
H=D′100%
…………………(4)
100
式中:H—播种深度合格率(%);
D—不符合播种深度的穴数(个)。
4.7外观要求
5
检验规则
5.1检验项目及不合格项目分类
检测项目按其对产品质量影响的程度分为A、B二类。(见表2)
表2
不合格项目分类
不合格分类
序
号
项
目
种子破损率
A
B
种肥间距合格率
4
DB22/T472—2009
4
5
6
装配要求
外观要求
操作方便性要求
5.2抽样方法
采用GB/T14162规定的一次监督抽样方案(见表3)。表中r(不通过判定数)的值按
计点法计算,样本应分别在监督总体中随机抽取2台。
5.3判定原则
样本经全数检查后,若某类不合格项数小于r值,判该类合格,当某类不合格项数大
于或等于r值时,则判该类不合格。当各类均合格时,判该批产品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表3
抽样判定方案
项
目
类
别
A
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