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22_T768-2019_池塘鱼苗鱼种培育技术规程_吉林省.docx

发布:2025-04-20约2.86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

DB22

B5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768—2019

代替DB22/T768-1992

池塘鱼苗鱼种培育技术规程

Technicalcodeofpracticeforcultivationoffishfryandfingerlinginpond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发布

DB22/T768—2019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22/T768-1992《池塘鱼苗鱼种培育及越冬技术规程》。本标准与DB22/T768-1992

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2);

——增加了“环境条件”一章(见3);

——修改了“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见1);

——修改了“鱼池条件”(见4.1、5.1);

——修改了“药物清塘”(见4.2.1);

——修改了“鱼苗放养”(见4.3);

——修改了“追肥与投饲”(见4.4、5.4);

——修改了“日常管理”(见4.5、5.5);

——修改了“放养密度与混养比例”(见4.3.5、5.3.2);

——增加了“疫病预防”一章(见6);

——删除了“越冬”一章(见1992版5)。

本标准由吉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海波、夏艳洁、曹永芬、杨质楠、李壮、刁海生、于胜利、张瑞雪、常悦、

夏长革。

本标准代替了DB22/T768-1992。

——DB22/T768-1992。

I

DB22/T768—2019

池塘鱼苗鱼种培育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池塘鱼苗鱼种培育的环境条件、鱼苗培育、鱼种培育、疾病预防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池塘培育鲢、鳙、鲤、鲫、草鱼鱼苗、鱼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NY/T5361无公害农产品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SC/T7014水生动物检疫实验技术规范

水量充足,远离污染源,符合GB11607的规定。

东西走向,长方形,面积5亩~10亩,池深1.5米~2.0米,注排水方便,池底平坦,不渗漏,

淤泥厚度小于20厘米,水深80厘米~100厘米。

适用于pH小于8.5的池塘。鱼苗下塘前7天~10天消毒,方法和用量如下:

a)干法消毒:池水深度保持在5厘米~10厘米,每亩用量50千克~75千克;

b)带水消毒:池水深100厘米,每亩用量125千克~150千克。

1

DB22/T768—2019

4.2.1.2漂白粉消毒

适用于pH大于8.5的池塘。鱼苗下塘前5天~7天消毒,水深100厘米,每亩用量13.5千

克。

4.2.2培肥水质

清塘2天后注新水50厘米~60厘米,施用生物菌肥肥水。

4.3鱼苗放养

4.3.1鱼苗来源

自育或购于省级及以上水产原(良)种场,并经检疫检验合格。

4.3.2苗种质量

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伤病,无畸形。

4.3.3养殖方式

单养。

4.3.4放养时间

水温稳定在15℃以上。

4.3.5放养密度

均匀泼洒,采用“三次二满塘”投饲法,即上午(8时~9时)和下午(2时~3时)满塘洒、中午沿

边洒。

4.4.3投喂量

每日每万尾用黄豆300克,每公斤黄豆加水20千克,磨成豆浆,全池均匀泼洒,每日投喂3次。

随着鱼苗体重不断增长,可逐渐增加黄豆用量,后期每日每万尾用黄豆500克,加投破碎状配合饲料。

2

DB22/T768—2019

4.5.1巡塘

鱼苗放养后,每日巡塘,观察水质及鱼的活动情况,及时清除敌害生物,检查鱼苗摄食、生长及病

害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4.5.2注水

鱼苗入池时池塘水深为50厘米~70厘米,每隔3天~5天注水一次,每次注水量lO厘米~15

厘米,共注水3次~4次。注水口处应采取过滤措施,同时要避免水流直接冲入池底搅浑池水。

4.5.3

建立日志

按时测定水温、溶氧量,记录天气变化情况、施肥及投饲量、注排水和鱼的活动情况等。

拉网锻炼

4.6

选择晴天上午拉网锻炼,拉网锻炼前一天应停食。第一次拉网近岸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