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输配电线路铁附件通用技术条件.docx

发布:2025-04-24约2.64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T/QGCMLXXXX—XXXX

1

输配电线路铁附件通用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输配电线路铁附件通用技术条件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输配电线路铁附件通用技术条件的生产和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700碳素结构钢

GB/T1591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699优质碳素结构钢

GB/T13912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5117

5118

8110

GB/T

GB/T

碳钢焊条

低合金钢焊条

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

JGJ81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输配电线路铁附件:输配电线路中用于支持、固定、连接导线和绝缘子等设备的金属构件,如横担、抱箍、拉线棒等。

热浸镀锌:将铁附件浸入熔融的锌液中,使其表面形成一层锌铁合金层和纯锌层的防腐处理方法。

4技术要求

(一)材料要求

钢材:铁附件制造用钢材应符合GB/T700、GB/T1591、GB/T699的规定,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和受力情况选择合适的钢材牌号和等级。钢材应具有出厂质量合格证明书,并经抽检合格后使用。

焊接材料:焊条应符合GB/T5117、GB/T5118的规定,焊丝应符合GB/T8110的规定。焊接材料应与钢材相匹配,保证焊接质量。

(二)制造工艺要求

切断:零件切断处断面不得有裂纹及材料起层现象,断面斜度应不大于3mm,毛刺应≤1mm。切断处切断面平面度不大于0.5t(t为厚度,且不大于2.0mm),割纹深度不大于0.3mm,局部缺口深度允许偏差1.0mm。

成型(制弯、压扁)

零件制弯、开合角可采用室温下冷变形加工或均匀热变形加工,压扁应采用热变形加工。碳素结构钢在环境温度低于-16℃、低合金结构钢在环境温度低于-12℃时,不应冷变形加工。钢板冷弯的最小曲率半径为2倍板厚。

零件制弯后,制弯处边缘应圆滑过渡,表面不应有裂纹和明显的折皱、凹面和揭伤,划痕深度不应大于0.5mm。角钢边厚最薄处不应小于原公称厚度的70%。

T/QGCMLXXXX—XXXX

2

零件压扁后,压扁部位应保留合理间隙以确保镀锌质量。

制孔:冲孔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凹面缺陷,大于0.3mm的毛刺应清除。制孔后孔壁与零件表面的边界交接处,不应有大于0.5mm的缺棱或塌角。当钢材材质为Q235且厚度大于16mm、钢材材质为Q345且厚度大于14mm及挂线孔均应采用钻孔。

开坡口:开坡口的允许偏差应符合相关规定,坡口角度、圆弧半径、钝边等尺寸应准确。焊接

首次采用的钢材、焊接材料、焊接方法、结构形式、预热、后处理等,在焊接施工前应按GB50661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并编制焊接工艺规程和焊接作业指导书。

焊工应经过专门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培训并考试合格取得合格证书,焊接的钢材种类、焊接方法和焊接位置等均应与焊工本人考试合格项目的适用范围相符。

定位焊的质量要求及工艺措施应与正式焊缝相同,应由持有效资格证书的焊工施焊。焊缝间隙内不应嵌入金属材料。二级及以上焊缝焊接完毕应在距焊趾50mm明显位置打上焊工编号钢印,若构件仅由一名焊工独立施焊,只需在该构件明显位置打上焊工编号钢印,且应在镀锌后清晰可见。

(三)防腐要求

铁附件应采用热浸镀锌防腐处理,镀锌层厚度应符合GB/T13912的规定。镀锌层应均匀、光滑,无漏镀、锌瘤、毛刺等缺陷。

(四)尺寸偏差要求

铁附件的尺寸偏差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对于等边角钢、工字钢、槽钢、圆钢、扁钢等不同规格的钢材,其尺寸允许偏差应分别符合相应的标准规定。

5试验方法

(一)材料检验

对钢材、焊接材料等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试验等,检验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二)尺寸测量

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对铁附件的尺寸进行测量,检查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尺寸偏差规定。

(三)焊接质量检验

采用外观检查、无损检测(如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等)等方法对焊接质量进行检验,检查焊缝外观质量、内部缺陷等情况。

(四)镀锌层检验

采用涂层测厚仪测量镀锌层厚度,检查镀锌层是否均匀、有无漏镀等情况。可采用中性盐雾试验等方法对镀锌层的耐腐蚀性能进行检验。

6检验规则

(一)检验分类

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二)出厂检验

每批产品均应进行出厂检验,检验项目包括材料检验、尺寸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