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_T3434—2021_蒙古栎嫩枝扦插育苗技术规程_辽宁省.docx
ICS65.020.20
DB21
DB21/T3434—2021
CCSB61
辽宁省地方标准
DB21/T3434—2021
蒙古栎嫩枝扦插育苗技术规程
2021-06-22实施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21/T3434—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文件由辽宁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文件起草单位: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起草人:颜廷武、冯健、张慧东、王睿照、魏文俊、毛沂新、吴杨、王骞春、王嘉、郭元涛、
王雷、李涛、潘文利、云丽丽、张利萍、张燕夫、宋殿臣、佟振铎、侯晓丹、吴颖。
本文件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
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
归口管理部门通讯地址:辽宁省林业和草原局(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2号),联系电话:
024
标准起草单位通讯地址: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鸭绿江街12号),联系电话:
024
Ⅰ
DB21/T3434—2021
蒙古栎嫩枝扦插育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蒙古栎嫩枝扦插育苗技术,包括蒙古栎嫩枝扦插相关术语和定义、采穗圃营建、扦插
圃营建、扦插方法、扦插苗管理、技术档案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辽宁地区蒙古栎嫩枝扦插育苗的生产作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6000
GB6001
LY/T2289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育苗技术规程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档案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蒙古栎
蒙古栎(Quercusmongolica)为壳斗科(Fagaceae)栎属(Quercus)落叶乔木,该树种生物学和
采穗圃
按特定株行距定植,旨在提供优良插条的圃地。
扦插圃
配备必要的设施,具有一定环境调节功能,灌溉方便,排水顺畅,用于扦插育苗的圃地。
1
DB21/T3434—2021
3.6
半木质化
嫩枝至木质化枝条的过渡生长阶段,蒙古栎当年生枝条初见白色点状凸起时,即达到半木质化。
4
采穗圃营建
4.1
建圃材料
蒙古栎1a~2a生健壮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苗木。
4.2
选地
选择交通便利、地势平缓(坡度<15°)、土层深度>50cm、土壤疏松肥沃、光照充足、排水良好
的地块。
4.3
4.4
4.5
整地
秋季或翌年春季,清除地面石块和草根等杂物,深翻20cm~30cm,整平。
栽植
以春季栽植为主,若为容器苗也可以在其它季节栽植。栽植行距60cm~120cm,株距30cm~60cm。
修剪促萌
栽植第2年以后,每年春季树液流动前,在苗木根颈以上5cm~10cm处平茬,以促进蒙古栎枝条萌生。
5月下旬至6月上旬,去除生长弱小的萌生枝条,保留生长健壮的枝条。
每年春季或秋季在苗根周围施腐熟厩肥或复合肥1次:施腐熟厩肥要根据土壤条件,如热性土壤,
22
应施猪、牛等凉性厩肥;如冷性土壤,应施马粪、羊粪等热性厩肥,施肥量3000kg/hm~5000kg/hm;复
病虫害防治参照GB6001《育苗技术规程》执行。蒙古栎的有害生物主要有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栎粉舟蛾(FentoniacogpeteBremer)、黄褐天幕毛虫(Malacosomaneustriatestacea
Motschulsky)等,发生虫害应及时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进行治理,防治方法详见附录B。
5
a)扦插床宽0.8m~1.3m,扦插床间步道宽0.6m~1.2m。
2
DB21/T3434—2021
b)
扦插床由下到上依次为基础层、通气排水层、基质层等三层。
c)基础层高20cm,采用粗河沙或石子。
d)通气层高5cm,采用空心砖铺平。
e)基质层高15cm~20cm,采用河沙或河沙拌25%~50%珍珠岩。
5.3
5.4
扦插棚建立
在扦插床上搭建拱棚,单床拱棚高度1m,多床拱棚高度2.5m,上覆透明塑料布。
遮荫棚搭建
扦插棚周围安装支撑柱,支撑柱顶端铁线连接,上覆遮阳网,遮阳网高于扦插棚0.5m以上。
6
扦插方法
基质消毒
6.1
a)扦插前2d~3d,采用0.5%高锰酸钾水溶液喷淋扦插床面,喷药量20L/m。
2
b)24h后,用清水充分淋洗基质。
c)
淋洗后扦插棚覆盖塑料布,高温闷棚增加基质温度。
6.2
生根剂配制
配制吲哚丁酸钾5000mg/L水溶液,加入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