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_T3786-2023_鸡场支原体病防治技术规范_辽宁省.docx
ICS11.220
CCSB41
21
辽宁省地方标准
DB21/T3786—2023
鸡场支原体病防治技术规范
ProtocolofMycoplasmadiseasecontrolinchickenfarm
发布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DB21/T3786—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辽宁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沈阳华美畜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孙世宇、顾贵波、李杨、兰德松、张雅为、马建山、杨本勇、张辉。
本文件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
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
归口管理部门通讯地址: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2号),联系电话:
024
文件起草单位通讯地址:辽宁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沈阳市皇姑区辽河街60号),联系电话:
024-88420057。
I
DB21/T3786—2023
鸡场支原体病防治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鸡场支原体病的诊断、预防与治疗和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鸡场支原体病的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
GB18596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27622畜禽粪便贮存设施设计要求
GB/T32148家禽健康养殖规范
GB/T36195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NY/T553-2015禽支原体PCR检测方法
SN/T1224禽支原体病检疫技术规范
DB21/T3390.2规模化养鸡场管理技术规范第2部分:消毒
3
鸡毒支原体病mycoplasmagallisepticuminfection
由鸡毒支原体感染引起的鸡慢性呼吸道疫病。
由鸡滑液囊支原体感染引起的以鸡亚临床呼吸道感染和滑液囊炎为主要特征的疫病。
4缩略语
1
DB21/T3786—2023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MG: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gallisepticum)
MS:鸡滑液囊支原体(Mycoplasmasynoviae)
5诊断
5.1流行病学调查
鸡支原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寒冷潮湿季节多发,鸡场环境差易诱发。各日龄鸡均可感染,小鸡
比成年鸡易感,病情也更严重。可经飞沫、灰尘和羽毛水平传播,也可以经种蛋垂直传播。MG潜伏期
为4d~21d,寒冷潮湿环境气囊炎发病率可达50%,与其他疫病混合感染时死亡率可达30%。MS潜
伏期11d~21d,呼吸道症状轻微,滑液囊炎发病率可达15%,死亡率较低。
5.2临床诊断
MG病表现咳嗽,呼吸啰音,流鼻涕,鼻孔堵塞,结膜炎,流眼泪,多为单侧眼睑肿胀,食欲减退,
精神萎靡,体重减轻,产蛋下降。MS病表现为慢性亚临床呼吸道症状,滑液囊炎,关节肿胀,鸡冠苍
白萎缩,胸骨部囊肿,跛行,脚垫肿胀,生长迟缓,脱水消瘦,产蛋下降,蛋壳尖端异常。
5.3病理剖检
MG病表现鼻腔、气管卡他性渗出,眼周干酪样物渗出,角膜结膜炎,眼睑和面部皮下组织水肿,气
囊增厚浑浊,气囊水珠样沉着和黄色干酪样物,输卵管炎。MS病表现为关节、滑液囊膜发炎,切开有粘
稠、灰白色渗出物,肝、脾肿大,肾肿大苍白,脚垫肿胀,轻微气囊炎。
病原分离与鉴定,按照SN/T1224进行。血清学诊断,按照SN/T1224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检测,按照NY/T553-2015进行。
鸡支原体病可依靠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结果初步诊断,最终依赖于病原分离培养、病原
学或血清学鉴定确诊。
鸡场防疫条件符合NY/T5339要求,饮水符合GB5749要求,饲料符合GB13078要求,其他管理要求
按照GB/T32148执行。
鸡场加强种源管理,宜自繁自养,确需引种的,应按有关规定执行。
2
DB21/T3786—2023
6.1.3.1环境
鸡场宜全进全出,避免混群饲养,保证鸡舍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严格控制人员、车辆和相关物
品出入,定期驱虫,防止其他动物进入。
6.1.3.2消毒
按照DB21/T3390.2进行。
6.1.3.3无害化处理
鸡场应按有关规定对病死鸡和病害鸡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者委托病死禽无害化处理场处理。病
死鸡和病害鸡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