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考试必备资料2024.docx
司法考试考试必备资料2024
刑法部分
1.甲欲杀害乙,在荒郊野外向乙开枪射击,乙应声倒地。甲以为乙已死亡,便弃“尸”而去。实际上,乙只是受了重伤,并未死亡。乙后来自己爬到公路上,被一辆汽车轧死。关于甲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因为乙的死亡与甲的行为存在因果关系
B.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因为乙的死亡是由介入因素导致,中断了甲行为与乙死亡的因果关系
C.甲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因为甲对乙的死亡存在过失
D.甲构成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因为甲有伤害乙的故意
答案:B。甲实施了故意杀人行为,但乙的死亡是介入了汽车轧死这一异常且独立的因素导致,中断了甲开枪行为与乙死亡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所以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
2.下列行为中,构成抢劫罪的有()
A.甲趁乙不注意,将乙手中的提包夺走
B.丙在抢劫丁的过程中,因丁反抗,丙将丁打成重伤
C.戊胁迫己交出财物,己因害怕而将财物交给戊
D.庚携带凶器抢夺辛的财物
答案:BCD。A选项构成抢夺罪;B选项抢劫过程中致人重伤仍定抢劫罪;C选项以胁迫方式抢劫财物构成抢劫罪;D选项携带凶器抢夺按抢劫罪定罪处罚。
3.以下属于犯罪中止的是()
A.甲在盗窃过程中,听到门外有脚步声,以为主人回来,便放弃盗窃逃走
B.乙在杀丙的过程中,因丙苦苦哀求,乙心生怜悯,放弃了杀人行为
C.丁准备抢劫戊,在去戊家的路上,突然想起自己还有重要事情要做,便放弃了抢劫计划
D.己在投放毒药杀害庚的过程中,发现毒药过期失效,便没有继续实施杀害行为
答案:B。A选项甲是因意志以外的原因放弃犯罪,属于犯罪未遂;B选项乙自动放弃犯罪,构成犯罪中止;C选项丁在预备阶段自动放弃犯罪意图,构成犯罪预备阶段的中止;D选项己是因工具不能犯而未能既遂,属于犯罪未遂。
4.甲教唆乙去盗窃丙家的财物,乙在盗窃过程中被丙发现,乙为抗拒抓捕而当场使用暴力,将丙打成重伤。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构成抢劫罪的共犯
B.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抢劫罪
C.甲、乙都构成盗窃罪
D.甲构成抢劫罪,乙构成故意伤害罪
答案:B。甲教唆乙盗窃,甲构成盗窃罪教唆犯;乙在盗窃过程中为抗拒抓捕使用暴力转化为抢劫罪,甲对乙的暴力行为无共同故意,不构成抢劫罪共犯。
5.关于单位犯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位犯罪的主体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
B.单位犯罪必须是为单位谋取非法利益
C.单位犯罪一般实行双罚制,即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D.单位犯罪的主观方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
答案:ABCD。单位犯罪主体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目的通常是为单位谋取非法利益;一般实行双罚制;主观方面有故意和过失之分。
6.下列情形中,属于自首的是()
A.甲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但在后来的审讯中又翻供
B.乙犯罪后,在被公安机关通缉过程中,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C.丙因盗窃被公安机关抓获,在审讯过程中,主动交代了自己还曾实施过抢劫行为
D.丁犯罪后,让其朋友向公安机关打电话投案,自己随后到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答案:BD。A选项翻供后不能认定为自首;B选项在通缉过程中自动投案如实供述构成自首;C选项丙是被抓获后交代其他罪行,属于坦白;D选项通过他人投案自己随后到案如实供述构成自首。
7.甲与乙有仇,意图杀害乙。一日,甲趁乙不备,用铁棒将乙打倒在地,乙昏迷不醒。甲以为乙已经死亡,便将乙的尸体扔到河里。经鉴定,乙是溺死的。甲的行为构成()
A.故意杀人罪(既遂)
B.故意杀人罪(未遂)与过失致人死亡罪,数罪并罚
C.故意杀人罪(未遂)
D.过失致人死亡罪
答案:A。甲有杀害乙的故意并实施了行为,虽然最初以为乙死亡,后乙因甲后续扔尸行为溺死,整体来看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有因果关系,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8.下列关于追诉时效的说法,正确的是()
A.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不再追诉
B.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C.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D.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答案:ABCD。这些都是关于追诉时效的正确规定。
9.甲在酒吧喝酒时,与乙发生口角,甲一气之下将乙打成轻伤。乙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决定对甲进行立案侦查。在侦查过程中,甲逃跑了。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公安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