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5届福建省建宁县初中历史毕业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doc

发布:2025-04-23约1.21万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5届福建省建宁县初中历史毕业考试模拟冲刺卷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1.“天子好蹴鞠(宋徽宗喜欢蹴鞠),满城尽高俅(东京城流行踢球)”。这两句诗,除了讽刺的意味外,同时也()

A.说明了知识分子受社会普遍尊重

B.体现了宋朝乡村生活的丰富多彩

C.道出了靖康之变发生的直接原因

D.反应了宋朝市民生活的一个侧面

2.“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若此观点成立,则与之相背离的朝代是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3.某同学选用如下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

A.宋代商业繁荣 B.民族政权并立

C.元朝国家统一 D.大都闻名世界

4.张之洞在黄石的功绩有

①带动了黄石地区矿业的发展,为湖北东部工矿业基地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②使大冶县的小镇黄石港、石灰窑成为鄂东农产品的集散地和商业贸易中心。

③打破了封闭状态,接受到了近代科学文化知识

④批准把黄石列为沿江开放城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1984年刚上任青岛冰箱厂厂长的张瑞敏说:“欢迎我的是53份请假报告,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出现这一情景的原因是()

①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职工缺乏积极性

②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职工下海经商

③分配中平均主义现象严重

④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以下哪个国家领土主权的丧失标志着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

A.奥地利

B.波兰

C.西班牙

D.捷克斯洛伐克

7.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本质上体现了()

A.法家的衰落 B.中央集权的强化

C.加强思想控制 D.注重儒家学说

8.下图是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均增长统计图。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A.美国失去了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

B.联邦德国成为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C.西欧各国经济迅速恢复持续繁荣

D.日本实行“科技立国”促进经济飞速发展

9.中外历史上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之间存在着联系,下列事件中没有因果关系的是()

A.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鸦片战争

B.《马关条约》的签订——戊戌变法的兴起

C.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

D.欧洲联盟的建立——两极格局的形成

10.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会议是

A.遵义会议

B.中共七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

11.在开辟新航路的四位航海家中惟独有一位不是葡萄牙人,他是()

A.达·伽马B.迪亚士C.麦哲伦D.哥伦布

12.下表反映

A.新中国成立初期轻工业落后

B.“一五计划”重工业成就

C.“三大改造”目标基本实现

D.我国工业集中在东南沿海

13.1950年6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称:“这是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是中国人民对残余的封建制度所发动的一场最猛烈的经济的、政治的斗争,将在实际上结束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质。”这件大事是

A.抗美援朝 B.土地改革 C.开国大典 D.一五计划

14.前世界银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曾讲道:“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认识得出的主要依据是中国

A.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了经济特区

C.进行了国有企业改革

D.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15.对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起巨大促进作用的古代伟大工程是

A.长城

B.大运河

C.都江堰

D.赵州桥

16.发现了美洲新大陆,把当地居民取名为“印第安人”的航海家是

A.哥伦布

B.迪亚士

C.达伽马

D.麦哲伦

17.17-18世纪,当欧洲上空的“理性之光“将人们引向光明,东方的中国人正在逐步被禁锢于”思想的牢笼。”思想的牢笼“指的是()

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八股取文、文字狱 D.闭关锁国

18.下面漫画创作于20世纪前期中国社会急剧动荡的环境里。从当时的社会背景看,这幅作品主要反映作者的政治立场是

A.对五四运动爆发的漠然

B.对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的不满

C.对新文化运动的支持

D.对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愤慨

19.奕?在奏折中提到:要抵抗外国侵略,“探源之策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