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_T3513-2021_玉米秸秆翻免交替还田技术规程_辽宁省.docx
ICS65.020.20
CCSB05
21
辽宁省地方标准
DB21/T3513—2021
玉米秸秆翻免交替还田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ofmaizestrawreturningtothefieldalternatelywithdeep
ploughingandnotillage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21/T3513—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文件起草单位: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辽宁省农产品加工流通促进中心,瓦房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
心,铁岭市农业科学院。
本文件起草人:刘艳,孙文涛,隽英华,何志刚,金丹丹,王进军,邢月华,曲航,包红静,李波,
王晓辉,陈丛斌,刘航。
本文件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
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
归口管理部门通讯地址: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2号),联系电话:024文件起草单位通讯地址: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沈阳市沈河区东陵路84号),联系电话:024I
DB21/T3513—2021
玉米秸秆翻免交替还田技术规程
1
2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玉米秸秆翻免交替还田的术语和定义以及技术选择原则、技术流程、作业要求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玉米秸秆还田作业。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NY/T500秸秆粉碎还田机作业质量
NY/T741深松、耙茬机械作业质量
NY/T1409旱地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采用秸秆粉碎机将摘穗后的玉米秸秆就地粉碎均匀抛撒于地表,使用翻转犁对耕层土壤进行翻耕作
采用秸秆粉碎机将摘穗后的玉米秸秆就地粉碎均匀抛撒于地表,覆盖在耕层土壤表面的一种秸秆还
田作业方式。
4
玉米秸秆翻免交替还田技术原则
1
DB21/T3513—2021
根据土壤耕层厚度、土壤肥力状况、秸秆还田量及地块病虫草害发生情况,因地制宜地科学选择秸
秆交替还田周期。原则上以秸秆粉碎覆盖还田免耕播种为主,秸秆粉碎翻埋还田为辅。一般以3a为一
个轮换周期。
4.2技术流程
以3a为一个轮换周期为例。
第1a:玉米收获→秸秆粉碎→翻埋还田→翌年整地播种
第2a:玉米收获→整杆或粉碎→覆盖还田→翌年免耕播种
第3a:玉米收获→整杆或粉碎→覆盖还田→翌年免耕播种
5
秸秆粉碎翻埋还田作业
选择条件
5.1
秸秆粉碎翻埋还田作业的选择,应符合以下条件:
——土壤肥力较低时,有机质含量﹤18mg/kg、碱解氮含量﹤100mg/kg、有效磷﹤10g/kg、速效钾
﹤100g/kg;
——秸秆还田量较大,每亩秸秆还田量﹥600kg/亩;
——连续秸秆覆盖还田导致病虫草害较重。
5.2
5.3
5.3.1
秸秆粉碎
玉米机械收获时或收获后,采用玉米秸秆粉碎机将秸秆粉碎(地表以上的根茬进行二次粉碎,秸秆
粉碎长度应≤10cm,切碎长度合格率应≥85%,留茬平均高度应≤8cm),均匀抛撒于地表(秸秆抛撒均
匀度﹥80%,无堆积,无漏切)。其它作业质量应符合NY/T500的要求。
采用拖拉机牵引液压铧式翻转犁进行翻埋作业,将地表秸秆翻埋入土。翻埋深度宜≥25cm,地表无
裸露秸秆,前后犁铧深浅一致,不留生格,翻垡一致。翻耕仅限于有效土层(耕层)≥25cm以上的土壤。
——翌年采用平作的地块,在土壤绝对含水量为15%~25%时,采用动力圆盘耙进行耙地,使土壤
散碎,与秸秆混拌均匀,地表平整,碎土率≥70%,耙深为15cm~20cm,其他作业质量符合NY/T741
的规定。
——翌年采用垄作的地块,当翻耕后土块较大时,宜先采用动力圆盘耙进行碎土平整作业,再用起
垄施肥机或联合整地机进行起垄、镇压作业,使土壤达到待播状态。当翻耕后大土块较少时,可省去耙
地步骤,直接选用联合整地机一次性完成碎土、起垄、镇压作业。作业质量符合NY/T741的规定。
2
DB21/T3513—2021
6
秸秆免耕覆盖还田
选择条件
6.1
秸秆翻埋还田后的第二年宜采用秸秆覆盖还田方式作业。如果田间病虫草害发生较重,可采用2免1
翻周期交替进行;如病虫草害控制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