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静脉输液治疗考试题.docx
【推荐】静脉输液治疗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以下哪种溶液属于等渗溶液()
A.5%葡萄糖溶液
B.10%葡萄糖溶液
C.20%甘露醇溶液
D.50%葡萄糖溶液
答案:A。等渗溶液是指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5%葡萄糖溶液进入人体后,葡萄糖被细胞代谢利用,剩下的水可维持细胞内外渗透压平衡,属于等渗溶液;10%、50%葡萄糖溶液及20%甘露醇溶液均为高渗溶液。
2.静脉输液时,茂菲氏滴管内的液面自行下降,原因可能是()
A.茂菲氏滴管有裂缝
B.输液管管径过粗
C.患者肢体位置不当
D.输液速度过快
答案:A。茂菲氏滴管有裂缝会导致空气进入,从而使液面自行下降;输液管管径、患者肢体位置、输液速度一般不会导致茂菲氏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
3.长期静脉输液者,为保护血管应()
A.先下后上,由远心端到近心端选择血管
B.先上后下,由远心端到近心端选择血管
C.先下后上,由近心端到远心端选择血管
D.先上后下,由近心端到远心端选择血管
答案:A。长期静脉输液者,为保护血管应遵循先下后上,由远心端到近心端选择血管的原则,这样可最大限度地利用血管,避免过早破坏大血管。
4.输液过程中出现发热反应,体温在38℃,应()
A.减慢输液速度,观察
B.立即停止输液
C.给予抗过敏药物
D.给予物理降温
答案:A。输液过程中出现发热反应,体温在38℃属于轻度发热,可先减慢输液速度,观察病情变化;若体温继续升高或出现其他严重症状,再考虑停止输液、给予抗过敏药物或物理降温等措施。
5.静脉输液时发生空气栓塞,应立即让患者采取()
A.左侧卧位并头低脚高
B.右侧卧位并头低脚高
C.左侧卧位并头高脚低
D.右侧卧位并头高脚低
答案:A。发生空气栓塞时,让患者采取左侧卧位并头低脚高,可使空气浮向右心室尖部,避免阻塞肺动脉入口,随着心脏的跳动,空气被混成泡沫,分次小量进入肺动脉内,逐渐被吸收。
6.以下哪种药物输液时需要避光()
A.青霉素
B.硝普钠
C.维生素C
D.庆大霉素
答案:B。硝普钠见光易分解,使药效降低,所以输液时需要避光;青霉素、维生素C、庆大霉素一般不需要避光输液。
7.输液微粒污染的危害不包括()
A.导致过敏反应
B.引起血管栓塞
C.造成局部组织坏死
D.加速药物代谢
答案:D。输液微粒污染可导致过敏反应、引起血管栓塞、造成局部组织坏死等危害,但不会加速药物代谢。
8.静脉留置针一般可保留()
A.12天
B.23天
C.35天
D.57天
答案:C。一般情况下,静脉留置针可保留35天,具体时间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和留置部位等因素来决定。
9.调节输液速度时,一般成人每分钟()滴
A.2040
B.4060
C.6080
D.80100
答案:B。一般成人输液速度为每分钟4060滴,儿童、老年人及患有心肺疾病的患者输液速度应适当减慢。
10.输液过程中,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气促、咳嗽、咯粉红色泡沫样痰,应考虑为()
A.发热反应
B.空气栓塞
C.循环负荷过重
D.过敏反应
答案:C。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气促、咳嗽、咯粉红色泡沫样痰是循环负荷过重(急性肺水肿)的典型表现;发热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空气栓塞主要表现为胸部异常不适、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有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表现。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静脉输液的目的包括补充水分及电解质、增加循环血量、供给营养物质、______。
答案:输入药物,治疗疾病。静脉输液除了补充水分、电解质、增加循环血量、供给营养物质外,还可通过输入药物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常见的输液反应有发热反应、循环负荷过重、______、空气栓塞等。
答案:静脉炎。常见的输液反应包括发热反应、循环负荷过重、静脉炎、空气栓塞等。
3.输液时,一般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______来调节输液速度。
答案:药物性质。调节输液速度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病情以及药物性质等因素,例如年老体弱、心肺功能不全者输液速度宜慢,刺激性强的药物输液速度也应慢。
4.静脉留置针封管时,应采用______封管法。
答案:正压。正压封管法可使封管液充满整个管腔,防止血液回流至留置针内,避免血栓形成堵塞留置针。
5.输液微粒的来源有药物制作工艺不完善、输液器和注射器不洁净、______等。
答案:输液环境不洁净。输液微粒的来源包括药物制作工艺不完善、输液器和注射器不洁净、输液环境不洁净以及加药过程中操作不规范等。
6.发生空气栓塞时,空气进入血管后可随血流阻塞______入口。